青海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投入服务全民健身

    在日前召开的青海省贯彻落实《条例》、《计划》工作汇报会上,青海省发改委副主任郗海明介绍,青海省发改委会同省体育局,在谋划项目、资金安排时,积极支持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不发达省份,青海省发改委安排了专项前期经费,编制完成了全省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场馆、全省民族体育场的专项建设规划,这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省份中是少见的。
    据了解,根据青海省发改委编制的《青海省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藏区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青海省乡镇灯光篮球场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青海将根据全省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从体育工作实际出发,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尽早改变青海体育设施相对落后的面貌。
    根据《青海省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青海将在果洛州、黄南州、海南州、海西州等4个州10个县、市,规划建设18个体育场馆。这些场馆包括体育场、赛马场、射箭场、射击馆,项目将主要安排在靠近城镇居民居住集中的地区,便于利用城镇已有的基础设施。新建场馆将综合考虑当地交通,合理选址,不占耕地、不强拆民房,尽量避开地质环境复杂地区。
    而在《青海省藏区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青海省乡镇灯光篮球场建设规划》中,青海将根据青海省藏区的实际情况,在藏区6州30个县、民族自治县和县级市规划建设约254个体育场(馆)。这些场馆在设计上将从使用群体的“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入手,遵循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科学规划、整体构建的设计原则,使“藏区文化体育场(馆)”的设计在满足适用、安全、卫生、经济及体育工艺等基本要求之外,能改善藏区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条件,缓解藏区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的状况,进一步提高藏区群众全民健身的意识。

(蒋亚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