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身选择锻炼项目 量力而行去健身

    日前进行的广州国际马拉松赛10公里比赛中,一位21岁的参赛选手在冲过终点时倒地,虽经抢救仍不幸去世,让人痛惜。这则消息与近来不断传出的一些大中小学取消中长跑比赛、活动的信息交织,长跑、马拉松这种最基础、最简单的体育项目似乎让人谈之色变。而对于喜欢长跑并将其作为每日锻炼手段的健身爱好者来说,是否因为这一个个警示而放弃锻炼?
    当然没有必要,不过,那么多的教训和案例却应该能提醒我们,健身锻炼一定要量力而行,不逞强、不激进。一定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项目、练到身体最舒适而不是最劳累时就行。
    所有人的健身初衷都是增强身体体质、增加生活乐趣,用“玩”的心态也许才是最合适的。不过,也许是由于商业色彩的逐渐浓厚,或者是不当宣传的副作用,一些健身爱好者在“玩”的过程中渐渐心态渐变,好胜心增强,甚至开始“挑战自我”,导致一些本来很平和、健康的体育健身活动中出现了身体伤害现象,而死亡更是这种伤害的极端体现。
    实际上,在健身的各个领域,身体伤害的大小案例都不鲜见:城市中热门的瑜伽项目由于选择、练习或指导的不当,伤害事故频频曝光;中老年人热衷的太极拳项目,很多人由于没有正确的辅导反而引发了关节、脊椎方面疾病;即使在一些较为安全的健身操舞活动中,过分追求动作的标准、整齐,也会使一些心有余力不足的中老年人出现扭伤、摔倒的事故。而随着各地马拉松赛的普及,报名参加马拉松,对于很多还没认清自我就想挑战自我,毫无风险意识的业余选手来说,是一大诱惑,但却是整个赛事的巨大隐患。
    其实,在众多的健身专家、运动损伤医学专家眼里,健身运动中出现一些小伤小病并不奇怪,也很正常,这些通过更多的熟练和小心就能避免。而压制不住的好胜心往往才是他们最为担心和最多提醒的,很多时候,争强好胜可以使人有更多动力,但在运动领域,尤其对于普通的健身者来说,无论是与他人的较量还是对自己的挑战,都是不可取的,很多时候,伤害就发生在你做出“比一下”、“拼一下”的决定之后。
    总局运医所李方祥教授就曾说,即使在散步、伸直腿、抬腿、绑沙袋、站马步等老年人较常做的、看似安全无比的锻炼过程中,他也不主张竞赛式地玩下去,只要感觉微微出汗时就达到目的了。因为这才是对身体最好的锻炼、最好的保护。

(蒋亚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