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大众自行车运动抱团发展骑行好处多

    冬季来临,北方已经白雪皑皑,地处西南的春城昆明却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蓝天白云下人们开心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今年入冬以来记者发现,每逢周末在昆明郊区的各条公路上,骑车出行的人们比往年明显增多,而且大家基本上都是结队出行,大部分队伍有统一的服装,有的还配备了专门的补给车甚至是摄像、摄影车,色彩斑斓的骑行服在绿树红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


各种因素推动发展
 

    “生活在昆明挺幸福的,天气那么好,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骑行。”昆明资深骑行爱好者陈剑告诉记者。“除了气候原因,对于骑行爱好者来说,昆明有着各种丰富的线路资源,比如环湖路这样风景优美的公路线路,也有长虫山这样的山地土路,满足了爱好者的各种不同需求,所以现在昆明自行车运动普及和发展很快,”他说。
    大环境催生了相应行业的兴旺,据记者了解,目前昆明目标定位于普通骑行爱好者的自行车行有几十家,而很多车行都设有自己的骑行俱乐部,将售后延伸到普及知识、组织骑行、车辆维修等全方位的骑行服务。而据业内人士介绍,随着这几年自行车运动的发展,目前昆明市参与自行车骑行的人数明显增多,云南自行车友网、昆明路尚自行车俱乐部负责人山杨认为,昆明目前的自行车运动正在从小众运动向大众化普及阶段迈进,保守估计全市骑行人口大约有10万人。“其原因我想主要还是更多的人想参与锻炼身体,体验快乐,另外自行车运动也是户外运动的一项,各行各业的人都参与,大家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也能结较一些朋友、拓展自己的圈子,”他说。
    而记者也发现,随着大众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政府和商家也都看到了这个契机,近期透过各种渠道举办的大众自行车比赛明显增加,有力地推动了这项运动在当地的发展。而今年11月17日举行的2012年昆明环滇池高原自行车邀请赛更是吸引了来自全国17个省市和云南省8个州(市)的千名自行车选手和爱好者参赛,人数比上一年的首届翻了几乎一倍。


抱团骑行好处多多


    在昆明大众自行车运动迅速发展的今天,单打独斗已经不成气候,更多的骑行俱乐部和骑行团体应运而生,成为昆明的一道亮丽风景。来自昆明体彩的“龙行天下”骑行队就是其中的一员,负责人彭斌告诉记者,原先他们单位的几个朋友因为城里堵车,放弃汽车开始骑车,结果一骑就上了瘾。后来朋友约朋友规模越来越大,人数也从几人变成了几十人,最后干脆自己做了统一的骑行服,组成了车队。每周,“龙行天下”都安排了自己的骑行活动,不久前还组队参加了昆明高原自行车赛。
    “大家一起骑车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骑行这种方式,朋友们在周末可以一起聚会聊天,如果是一个人骑肯定坚持不了那么远和那么久,而大家互相鼓励,增进友谊,非常开心。”彭斌说,“当然也锻炼了身体,比如我自己,骑车后不仅控制了体重,而且抵抗力明显增强,过去感冒非要到医院里面打针,现在基本没有这种情况了。”
    对于这种抱团骑行的形式,山杨认为,应该准确地称之为“团队骑行”。“我们俱乐部也有这种形式,”山杨说,“定期组织大家进行骑行活动、车友交流活动,还有车辆检修等等的一系列服务。大家在一起骑行的过程中,可以以老带新传帮带,在技术和技巧等方面进行动态的交流。另外,通过团队骑行,骑行中的安全性也更高一些。”
    而陈剑也认为,团队骑行的优点就是活动有组织保障,能够定期组织活动,活动中能够保障线路选择、安全后勤、维修食宿等等,让骑行者尤其是初级骑行者能够解去后顾之忧。


骑行安全更须重视


    目前昆明大众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前景让业内人士普遍看好,但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要使当地自行车运动能够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还需要解决几个重要问题。首先是道路问题,目前昆明还在进行大规模轨道交通建设,城里很多道路无法正常骑行,而对于道路条件要求相对较高的自行车爱好者来说,除了环湖路、小河等地段可以进行公路骑行外,几乎没有一条相对安全而且顺畅的骑行路线,更没有其他城市那样封闭而专门的骑行线路,如此一来安全系数大大降低。今年就曾经发生过骑行爱好者在高海公路被运渣土的大货车撞死的惨剧,所以,骑行安全问题是阻碍当地自行车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陈剑认为,团队骑行也有一定的运作难度,对于俱乐部来说,没有经费来源就难以维持,而如果加入商业运营,则会有责任难划分、人员流动大、难以管理等问题。“现在很多骑行俱乐部没有更多的办法,组织活动只好打擦边球,要不叫偶遇活动,要不就在网站上搞免责申明,其实都不规范,”陈剑说,“我认为,团队骑行最好有固定的人员,有定期的安全培训,有必要的安全措施,每次活动前能够规范地做好安全装备工作。”

(许  珂)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