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民生2013年上海市群众体育重新出发

    当新的一年来到我们身边时,上海群众体育又翻开了新的篇章:突出民生,突出三项重点、实施30分钟体育生活圈行动计划、完善提高全民健身300指数评价,做到“三个集聚”,实现“三个创新”,形象地概括为群众体育“唱山(三)歌”,将“体育是民生、体育是精神、体育是文化”理念落到实处。
难忘市民运动会的辉煌
    时至今日,上海百姓仍难忘2012首届市民运动会。5个月,3812场比赛,6312944人次参与,这一全新的体育节日使上海全民健身跃上了新的高度。
    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李伟听认为,对市民运动会已经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眼光来审视,这是创新转型的一个亮点,其影响力和价值观远远超出了体育范畴。推出的体育竞赛、健身项目展示、特色擂台赛、全民健身活动、体育健身服务五大类主体框架,贴近市民生活、满足市民兴趣,适合不同人群,被誉为“我们的奥运会”。
    150天中,参与人次连连刷新,精彩纷呈覆盖全市;推动“困难人群”锻炼取得突破,中青年参与达近四成;市民的成绩和达标上了文汇报、新民晚报,让普通百姓站到了竞赛舞台中央,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真正是体现民生,服务民众,满足民乐;传递了“全民参与、全民运动、全民健康”理念;形成了良好的体育发展环境。
贯彻《条例》形成“大群体观”
    2012年,上海市人大对《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作了重新修订和补充,今年将在继续宣传和培训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着重对关键条款进行阐释。同时,围绕学校场地开放和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制度的落实,以及职工体育健身纳入职代会报告等重点,开展专项建设和执法检查,推进《条例》重点、难点项目的实施,初步形成“大群体观”共识。
    深受百姓欢迎的市府实事工程继续推进。根据“十二五”规划指标,建300条健身步道100家百姓健身房。在已完成125条步道和70家百姓健身房的基础上,新的一年还将新建步道60条、健身房20家、百姓游泳池10个、区级体质监测中心5个,让百姓再得实惠。
    实施30分钟体育生活圈试点起步。将通过区域间资源和功能的有序整合,合理布局,为市民体育生活创造便利环境。依据“人为主体,设施为基础,服务为保障”三大要素,确定23个指标57项任务,在6个区先行先试。形成集科学普及、健身指导、体质测试、竞赛训练、观摩比赛为一体的服务圈,形成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新布局。
市民体育大联赛全新亮相
    元旦,东方明珠登高、十万市民迎新长跑活动,启动了“美丽上海,人人运动,幸福生活”为主题的百万市民体育大联赛。
    为延续并深化首届市民运动会成果,鼓励满足市民参与体育的热情,培育和扩大体育人口,百万市民体育大联赛,成为2013年上海体育民生的一大亮点。这项新赛事将在两届市民运动会间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参赛对象上,关注成年人和在职职工;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水上项目、广播操等10大市民喜闻乐见的项目。小项设置上,改变过去单一的组别分项,选择群众基础好、参与度高、参与面广、兼具竞技性和趣味性的赛事为同项目小项,11月举行各项目的总决赛。鼓励全社会多元办赛,区县体育部门、市级体育协会积极承办,支持企业集团、社会组织申办大联赛,形成社会参与的办赛局面。充分发挥全民健身节、国际大众体育节、世界著名在华企业健身大赛等综合效应,
    引导市民们 “学会一项运动,喜爱一项运动,参与一项运动。”促进企业达到有运动会,有运动队,有广播操、工间操;增强市民对群众体育的归属感,营造海派群众体育文化的氛围。
    当体育成为申城人的生活方式,全面提升市民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时,上海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迈出了一大步。

(平  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