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体大师生追求使体育艺术服务全民健身

    由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全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协作会主办的“首届全国体育院系学生体育艺术节”日前在京举行。此次体育艺术节共有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22所体育院校及综合大学体育艺术学院(系)的35个作品参加了教学成果专业展演比赛。北体大《舞侠》和《舞之魅影》两个剧目分获舞蹈类、操舞类金奖,同时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最佳创编奖、最佳技术技巧奖和最佳组织奖共5项大奖。

服务社会真正接地气

    北京体育大学一直将社会服务作为学校的四大社会使命之一,体育艺术系通过第九套广播体操、民族健身操、大众健美操、舞蹈、体育舞蹈等最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健身形式的展演和推广来带动、提升群众的健身技能及健身热情,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充分发挥高校应有的积极作用,注解和丰富北京体育大学“增强民族体质、弘扬体育精神、探索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的办学理念和使命。
    体育艺术系的师生们,通过创编和展演一系列接地气的舞蹈,真正的让服务的理念到基层、到百姓中。这之中展示道家文化的舞蹈《玄易》受邀代表海淀区参加北京市文化局举办的“舞动北京”大赛获得金奖。反映蒙古族豪放与热情的舞蹈《牧人》、反映维吾尔族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舞蹈《大漠之花》等也都成绩不菲,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无论是在2012年CCTV-1“至高荣誉”教师节晚会,在邓小平同志故乡四川广安,在部队军营的演出,还是到少数民族地区、到灾区、到留守儿童夏令营的慰问,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师生们通过一招一式、一音一符展现着56个民族一家的深情厚意,都传递着意气风发、安居乐业的和谐美满场景。另外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编创的澳门健身操也在当地普及、推广,备受澳门同胞好评。

在创新中反哺社会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在办学过程中,学校领导鼓励师生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结合体育项目特点,积极编创新作品,杨桦校长在建系之初的2005年就提出“博采艺术之长 办出体育特色”的指示。几年来,学校编创的新作品不断涌现。反映我国唐宋时期足球雏形的《蹴鞠乐舞》一经推出就屡获佳绩,并在2012年首次受邀入围参加北京市教工委和教委主办的艺术专业院校成果展。该作品曾随北京市政府代表团到非洲进行文化交流,展演受到了交口称赞,展现和传播着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展示一个乒乓球运动员成长历程的舞蹈《人生能有几回搏》2012年8月作为闯入国家文化部“桃李杯”决赛的全国体育院校中的唯一作品,在这个伦敦奥运之年的演出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起到了非常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业内人士评价,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立足学校,服务社会,为全民健身运动,发挥着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的重要作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这个年轻的团队实践着李大钊先生所期望的“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的使命,他们也正在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更多的担当。
    对此,体育艺术系主任马鸿韬表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培育打造的一支素质精良、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得益于多年来教学、科研、训练的厚积薄发。学校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结构,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体育艺术实践创新模式,使得人才培养工作续足了后劲。最重要的是日上日妍,我们要反哺给社会和全民健身以芬芳、给人民以美丽。”

(项  涓)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