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武术之乡山东郓城武术健身广泛开展
自1992年山东省郓城县荣获首批“全国武术之乡”称号以后,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武术之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领导小组每年年初有年度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虽然县财政比较困难,但每次举办或者外出参加武术比赛、武术活动,只要给县政府打报告,县政府都给予支持。
2007年4月,郓城县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对于郓城武术工作及全民健身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对于挖掘传承武术文化遗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国家将每年8月8日确定为“全民健身日”以后,每年郓城都十分重视在“全民健身日” 开展武术健身活动。县城主要利用唐塔文化广场,组织有约4000人左右参加的太极拳、太极剑等大型展演活动,民间主要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武术套路。郓城主要拳门有水浒拳、水浒功夫、宋江阵、佛汉拳、少林长拳、少林太祖拳、二郎拳、二郎门阴阳掌、梅花拳、掌洪拳、大洪拳、小洪拳、太极拳、中华浑元武术、王氏内家拳、西关洪拳、大红拳等。通过“全民健身日”活动的开展,郓城全民健身工作步入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健身场所成倍增长,健身网络不断扩大。
2007年4月,郓城承办了第六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武术散打比赛,共有71个单位参赛。同年5月11日,“郓城会盟”中国武林论坛在宋江武校举行,论坛是中国武协和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策划开展的以武林论坛为平台的带有学术探讨的活动。为展示我国的武术实力,2001年郓城县宋江武校700名师生经过半年艰苦的训练,于当年6月赴京表演了大型节目《中国船》,为申办北京奥运会作出了贡献。为办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宋江武校近400名师生又在北京艰苦训练了大半年时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成功地参加演出了《地球奔跑》和《人体鸟巢》,给北京奥运会增添了光彩。郓城输送的学生袁晓超,也在北京奥运会特设项目武术套路长拳比赛中获得金牌。
目前,郓城县也有武术7段2人,6段2人,5段12人。国家级武术裁判5人,武术教练员282人,武术社会指导员396人。经常参加武术活动的人口约35万人,已达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
自2006年开始,郓城就开始了武术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一是发掘整理,二是重点保护,三是传承发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郓城有5个拳种已配合教育部门地方特色课程教学进入中小学课堂,《水浒拳》已在郓城县潘渡镇中心小学、冯店小学试点教学;《大洪拳》已在宋江武校传习教学;《王氏内家拳》已在郓城县随官屯镇多所中小学试点教学;《佛汉拳》已在郓城县侯集镇中学、中心小学体育课传授;《二郎门阴阳掌》已在郓城县唐庙乡中学、中心小学体育课传授教习。
(蒋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