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坚守健身“岗位”缓解亚健康状态
前些日子,北京遭受了雾霾和沙尘夹击,但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办公楼的多功能厅里,20多个中科院健身气功习练者却依然“坚守岗位”。
“我们不时会有各种活动,大家常聚在一起切磋,感觉挺好。”说这话的是曹玮。2008年,26岁的曹玮成为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的一员。自幼有着武侠情结的她在所里的晨练站点学起了太极剑、太极拳和健身气功。曹玮是名程序员,平时工作压力大,通宵熬夜是常事,“像我们坐得久了腰椎颈椎都有问题,习练健身气功能所改善。”
44岁的刘团结一板一眼地做着动作。5年前,刘团结每天中午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习八段锦。那时他负责遥感卫星的数据处理工作,经常熬夜加班,忙的时候一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甚至还要连夜工作。他坦言,那时自己处在“亚健康”状态。有机会接触到健身气功后,刘团结意识到“再忙也一定要有时间健身”,他也喜爱上了健身气功这个帮助他缓解疲劳、愉悦身心的健身项目。
现在电子学研究所的健身气功习练者们坚持每天在中科院图书馆外的广场上晨练,每周三中午集中训练一次。与电子学研究所不同的是,微电子研究所采取了将健身气功以工间操的形式在全所推广。微电子研究所工会副主席尚长宏告诉记者,所里在职人员1000多人,平均年龄为35岁。4年前,他和同事参加了健身气功培训班,随后开始逐步在所里推广,从培训各部门、研究室的文体骨干,到组织比赛等。现在每天下午3点,所里准时播放八段锦的音乐,大家放下手中的工作,就在办公室里跟着音乐习练。“健身气功是所里开展频率最高的运动了。”尚长宏说。
(李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