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桥梓镇口头村:村里有座山依山体育兴

    北京市桥梓镇口头村位于怀柔城区西北部,是个仅有1089口人的普通村落。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就是这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小山村,因村里一座海拔不过388米的圣泉山,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登山村”,村里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村民达到78%。

每天登山:看着村子的新变化

    清晨5点,村里的“老人儿”,80岁的许连启大爷准时走出了家门。从2006年圣泉山景区成立以来,每天“到山上溜达一圈”,已成为许大爷的生活习惯。从他家出发,不过十几分钟路程就到了山脚下。
    路上,许大爷还遇到了同村63岁的韩书诚和78岁的赫文起,都是每天坚持早起登山的老伙伴了。大爷们说,自景区开放以来,村里上山健身的人越来越多,“晨练的、晚练的,现在天儿还冷人不算多,等到4、5月天暖和的时候,吃过晚饭从家里出来,一路上拉着老婆孩子,全是去登山遛弯的。”
    几个老朋友聊聊走走,一个来回不到两个小时就走完了。别看大爷们年纪不小,可脚程、速度却一点都不输给20多岁小伙子。他们说,这就是登山健身的魅力,“身体好精神也好,不给家里、村里添负担。而且我们一辈子都在口头村,这座山就像是自家后院一样,每天上来走一走,看着村子一天天的新变化,心里就特别高兴!”

靠山吃山:从登山劳作到登山健身

    口头村的“登山”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前。
    村子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由于是水源二级保护区,村里无法建企业建厂,“都说靠山吃山,从古至今村民们能仰仗的除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只有边上这片山场了。”口头村党支部副书记任凤华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前,为贴补家用,许多村民开始向山讨生活,“上山捡捡柴、种种果树什么的”。
    而最初的“登山道”也正是在这些“捡柴、种树”中诞生。随着村民在山间劳作,久而久之,原本没有路的圣泉山上逐渐被踏出了一条条羊肠小道。虽然上世纪90年代后,村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登山劳作的人少了,但每天上山的习惯却依然保留了下来,“只是登山劳作变成了登山遛弯健身,而且人数也越来越多”。
    1995年左右,口头村党支部根据这种登山健身热潮,出资修葺了山顶的圣泉寺,重修了山间小道。2006年,为更好地开发圣泉山体育旅游资源,村里又成立了村级企业北京圣泉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进一步规划了圣泉山的登山路线。如今的圣泉山,绿化率达96%,除当初的山间小道,还拥有一条野山道和两条难度各异的台阶步道,以适应不同人群的登山需求。

服务乡亲:从登山协会到免费登山

    不仅如此,景区建好的同时,口头村还率先成立了村级登山协会。会员覆盖全体村民,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在协会的带动下,村里的登山活动也日益丰富起来——“健身旅游文化节”、“端午文化节”、“七夕文化节”、“国庆七天乐”、“金秋旅游登山月”……每年仅大规模登山主题活动就有十余项。每到节庆活动,协会就会利用网站、海报、广播等形式向全体村民发起号召,公布比赛规则、参加条件,奖项设置等。任凤华说,现在大家登山的热情都特别高。
    为了更好地服务十里八乡的乡亲,口头村还免除了村民和桥梓镇居民的登山费用,“只要出示居民身份证即可免票上山”。同时,更针对登山爱好者推出了登山证制度。只要交30元办一张登山年卡,就可在一年内免费登山。北京圣泉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赫首君说,这样做虽然让门票收入少了,但“只有给登山爱好者带来经济实惠,才能鼓励他们多登山、多运动,倡导健康生活,也才能为景区带来更好的发展”。现在,圣泉山每年办理登山证的人数已超过4万人。

体育旅游:小山村焕发新生机

    越来越多的登山人群,也为口头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曹晓娟是村里第一户开起农家院的村民。2006年景区建成后,她就响应村里号召,结束打工回到家里,第一个报名参加了民俗户建设。在村干部的指导下,曹晓娟翻修了自家院子,改善了接待环境,作为首批18家民俗户之一,开始开门迎客。
    经营7年来,随着圣泉山登山旅游的快速发展,曹晓娟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旺季时一天能接待1000多人呢,每年差不多都有十几万的增长。”由于回头客多,曹家小院已不够用了,去年她新租店面搬到了山脚下,“现在这里最多能容纳300人一起就餐。”
    如今,像曹晓娟一样的民俗户,村里一共有38家。为带动民俗户发展,圣泉山景区还常年推出“26元=美景+美食”活动,即游客购买一张26元门票,既可凭票登山健身,还可在景区指定的民俗户免费品尝一餐农家美食。任凤华说,这样既吸引了游客,同时又增加了民俗户和村民的收入。
    经济上去了,环境改善了,原来冷清的山村又重新热闹了起来,“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如今都回到了村子”,老一辈的人也因为景区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工作岗位。小小的口头村,因为一座山,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卢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