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设30分钟体育生活圈满足多元需求

    一位市民若想学一样健身项目,从自己的居住地出发,在30分钟半径之内可找到一个综合场馆或健身技能培训基地,学习广播操、太极拳等。学好后,能在社区里与健身团队一起互动,过段时间再到监测站进行体质测试,了解自己健身的效果,达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身体素质的期望。这正是上海创设“30分钟体育生活圈”意在营造多维、和谐、健康的新型生活方式。

以人为本,满足多元需求

    “30分钟体育生活圈”,并非一般地理位置上的设施布局。从时间概念看,每周需有3次、每次30分钟的体育健身时间;按空间距离划分,步行30分钟约2800-3000米的体育生活距离;以地理位置界定,以社区为基本范围,以体育健身为主要行为,以多功能体育设施为基本保障的圈层结构体系。
    现在,申城的徐汇、普陀、杨浦、静安、嘉定、松江6个区已先行试点。试点区中,既有中心城区,也有地处市郊;既有人口聚集区,也有地域狭小“袖珍”区。将探索“30分钟体育生活圈”的外延和内涵,从单一的体育健身向集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培训、参与等五位一体的体育生活化转变。

参与健身,渗透于生活中

    人民公园的健身步道上,要跟上57岁李先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五六年来,除了雨天,他几乎天天中午来走十圈,练出了健步如飞的本事。他说,健身步道走路,可以学到很多健身知识。在步道旁,每隔50米至100米就有一块牌子,“50米: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你已经步行了100米,消耗了3克脂肪,消耗了27千卡的多余热量,继续努力。”他说,刚开始健步走时有倦怠,看着这些小牌子又找到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这些年来,他的体重从75公斤下降到70公斤,腰围缩了两圈。“走完步,觉得神清气爽,比什么都开心。”
    杨浦区在驱动方略中,提出“以路为纽带、以圈为半径、以物为伴侣、以景为衬托、以人为主体”。与创设“我身边的健身路”相结合,倡导市民尤其在职职工每天坚持走30分钟。设计出“上班的路”、“回家的路”、“体育明星之路”、“美食之路”等一系列主题特色路。朝阳初升,夕阳西下时,在步行健身中融入自然、发现美景,吸引更多市民参与。

体质监测,打造健康防线

    对于白领一族来说,忙碌的工作和亚健康状况始终令人担心,申城已建起近百家体质监测站,以增强市民体质为落脚点,让市民了解自己体质,找到应参与的运动项目,提升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嘉定区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上海独此一处。这里运动能力测试仪、骨密度测试仪等高精设备一应俱全,半年来已为上万市民服务。2011年全市体质监测,嘉定区荣登榜首,是最健康的一群上海人。
    曾有专业部门做过统计,在体质监测投入一元钱,在医疗卫生方面可节约8至10元钱,“将健康防线往前推了一步。”一位专业人士说,“这些年来,参与体质监测的人数呈向上的曲线,健康指数是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测定结果,给百姓提供专业指导意见,缺啥补啥,有的放矢。糖尿病是常见病,嘉定进行运动干预4年来,80%以上患者,尿糖、血糖指标明显好转。“我们的全民健身在从自由健身向科学健身方式转型,与世界接轨。”

合理布局,整合资源配置

    一座城市的体育是否发达,一个重要指标是场馆建设。“十二五”规划中,上海将达到人均2.6平方米的体育场地。
    截至2012年,申城建成社区健身苑点8204个、公共运动场324处786片,每年参与健身人次超过500万。今年,还将完成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60条百姓健身步道、20个百姓健身房和5个区级市民体质监测中心的建设。
    与此同时,挖潜增量,整合资源,规划建设一批以步行或骑行30分钟为服务半径的综合性体育设施,整合、优化、提升、完善、开放分属各方设施,以提高体育场地利用率。
    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李伟听说:“将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作为体育公共服务的抓手,作为体育强市和强区建设的推手,作为体育部门改变作风服务群众的入手,逐步形成由10分钟、15分钟、30分钟等组成的多层次体育生活空间。”可以想见,3年后的上海,市民若想学运动、玩体育、做体测,在30分钟的半径之内都能做到。把体育活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将不再停留于愿景。

(平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