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展青少年体育把运动队办到学校里

    近年来,上海围绕国家体育发展战略,努力破解青少年体育工作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适合上海青少年体育的发展道路。   
    在总结上海多年来体教结合工作的基础上,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2月召开了全市体教结合工作会议,并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深化本市体教结合工作的意见》,从全市战略层面部署和推进体教结合工作。
    市体育局服务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识和力度进一步加强,去年128名市属体育系统的体育教练和262名区属体育系统的教练员进入到普通中小学指导、带队训练,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业余训练工作。   
    “把运动队办到学校去,让运动员从学校走出来”,是上海体教结合十多年来的工作理念及工作重点。体育局加强对体育传统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引导和管理,与教委密切配合,探索校园足球“一条龙”联盟建设,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尝试真正的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模式。  
    上海强化“为了每一个运动员终身发展”的理念,加强运动员文化学习,由优质学校对市级体校文化教育工作进行“托管”。2013年,上海将把体校文化教育督导纳入市教委督学体系。为进一步加大体教结合保障力度,上海有关部门组成市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了各自任务分工。2012年市级体教结合专项工作经费共计投入3000万元,各区县共投入6522.2万元。   
    为破解业训难题,上海积极开创后备力量培养新途径。在创新训练模式,改革训练方法的同时,重视基础训练,提高训练效益。上海高度重视教练员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各级政府支持、教练员努力提升业务水平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积极发挥竞赛杠杆作用,科学设计竞赛体系,正确引导后备力量培养的发展方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