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用好“三杠杆”建设体校更重内涵

    近年来,江苏省坚持以教体融合为导向,以后备人才质量效益提升为核心,不断拓宽思路,创新举措,深挖内涵,着力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较为积极的工作成效。

    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形成发展青少年体育的浓郁氛围。

    省体育局与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连续6年举办“江苏省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还共同组织了两届“江苏省学生阳光体育节”。全省已有近40%的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目前,江苏正在着手研制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相关指标,确保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为标准化和均等化的公共体育服务。

    江苏省一直非常重视体校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为加快实现从重规模扩张向重内涵提升转变,江苏重点用好考核、竞赛、创建“三杠杆”。在严格落实运动员文化教育相关政策方面,不断健全地方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及时制定了国办23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明确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明确学生文化教育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负责,依托优质教育资源落实运动员文化教育。江苏还着力强化学训并重的工作导向,进一步畅通运动员升学渠道。

    近年来,江苏省各级体育部门认真贯彻省体育局、教育厅《关于深化教体结合努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意见》,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明确工作原则、健全业余训练网络体系、完善运行机制,教体结合工作呈现出崭新局面。

    为加强业训教练团队(包括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建设,江苏狠抓素质提升,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业训教练团队的总体业务水平;通过管理,多渠道加大业务指导工作力度;通过评估,充分调动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