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管理中心后备人才扭转匮乏萎缩局面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提出“四个对接”的青训工作新思路:人才遴选与一线要求相对接、训练理念与国际前沿相对接、项目布局与地域特色相对接、运动员成长与教育工作相对接。

    田管中心相继推出了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后备人才训练营、修订青少年训练教学大纲,基层教练员培训、高原人才发掘计划、少儿趣味田径等活动,经过一个周期的实践,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

    2009年伊始,田径项目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的历史低潮,青少年体育工作已经成为制约田径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09年,中心新班子上任两周后正式成立青少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国家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工作。几年来,田径项目青少年后备人才基地从无到有,分批次评定了132个。田径项目迅速由后备人员匮乏萎缩局面转变为后备人才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四年来,田管中心积极创新后备人才训练营和竞赛制度,引导教练员转变训练理念。修改青少年训练教学大纲,创新和完善教练员培训体系。中心与相关单位共同合作,组建重点项目国少队,逐渐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同时,大力推行高原人才发掘计划,打造中国田径耐力项目特种部队。中心坚持体教结合,在部分省市小学校推广少儿趣味田径活动,扩大田径普及面。在管理体制上也不断创新,保证资金支持,保障后备人才培养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今年,中心将在系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田径后备人才发展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在普及扩大后备人才面的基础上,提高后备人才质量。今年还将组织成立全国田径业余训练大联盟,构建田径业训的新格局。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后备人才的督导及监管,完善后备人才基地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