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之40年代:就是两个词简单加兴趣
1948年在江南出生的朱庆龙记忆中的体育课是两个词“简单”加“兴趣”。
“我们上学堂的时候,有专门的体育课老师,那时候还没有专门的体育课教材,但是老师自己写课程讲义。读中学的时候,开始有了广播体操,我们上课一开始就是做一套广播体操,然后围着学校外边跑一圈。然后基本上就是踢足球,这也是那个时候我最喜欢的运动,基本上一节课在一小时左右,我们大概会踢上四十分钟”,朱庆龙说。在他的印象中,当时学校没有平坦的操场,就是学校后边的一块土坯地,边上还有个大坡,不过这样倒好,球上不去,不担心踢飞。学校体育课的器材也很简单,基本上不够人手一件,上课的时候一般是分组。
“江南的水塘特别多,但是那个时候大人一般不让我们游泳,说是怕有血吸虫”,但是和生活在北方的这个年代出生的孩子一样,孩子的热情是挡不住的,“我和伙伴们还是会下水塘扑腾,游泳就是那个时候学会的,但是基本上姿势都不正确,就是大家常说的‘狗刨’”。学校里没有专门的游泳课,因为那个时候学校基本都没有游泳池,大家都是自学,凭兴趣的自学。
在朱庆龙的记忆中,周围的女孩子在那个年代喜欢打篮球,尤其是中学时代的女同学在篮球方面的特长一点都不亚于男生,“我常常打不过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