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特色服务丰富影响不断扩大
2012年,北京体育大学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内容,提高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创建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扩大校外社会影响。
在志愿服务中,北体大将高校学生、社区居民、企业白领、敬老院老人、残障人士作为明确服务对象,以专业化、针对性强的优秀团队提供优质的全民健身服务,传播全民健身理念和知识。北体大“五环之星”志愿服务团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全校团队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达200余次,40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惠及30000余人,全年团队服务时间长达6000多小时。
去年暑假期间,校党委书记、校长杨桦和党委副书记彭晓吉率领45名师生,赴四川绵竹、北川、成都、广安、重庆等地市和灾区,开展健身指导、健康咨询等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学院2009级的志愿者队伍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刘河小学支教,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书本知识和体育器械,还带去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北体精神。学校奥运冠军张国政、陈中、王丽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参与社区群众体育活动和大型健身公益活动。
北体大校目前在校师生10000多人,在积极组织师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校园内健身活动的开展。学校各个院系、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红十字会共13个分团队,按照每个团队一学期负责一周进行轮换,每天下午4时至6时,志愿者在田径场、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进行健身指导和全民健身条例宣讲。学校开设的公益体育教学班如导引养身班、太极班等,也开设全民健身知识讲座,将社区爱好者、高校学生群体中的爱好者还有本校离退休老干部请进学校,利用周末开展公益教学。各非体育专业院系组织的“阳光体育运动”,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今年,学校将进一步扩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领域和规模。学校将在总结近几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基础上,组建20个社会实践团队,采取教育实习、全民健身项目推广、健身知识宣传、国民体质监测等形式,走向社会,服务百姓。教育学院、运动康复系等院系将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组建社会实践团,深入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各个社会实践团将由在校攻读博士、硕士、学士的不同层次学生联合组成,特别是国民体质监测实践团,将加入在校博士后。北体大也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全民健身志愿者的教育培训、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北体学子的专业特点,培养和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热心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团队。
(蒋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