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成为山东淄博周村又一城市名片

    说起有着乾隆亲笔御赐“天下第一村”美名的山东淄博周村,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周村烧饼。而现在,说起周村,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健身气功。在这个人口29万人的周村区,习练健身气功的人数达到了2.5万人,也就是说每不到12个人里面就有一人习练健身气功。其中,农村习练人数占到了一半。目前周村共有健身气功活动站154个,占村(居)的90%。
    周村健身气功发展得好,看看《周村区老年体协、健身气功协会规章制度建设》就知道了。虽然只有5页,但是内容涵盖了学习制度、工作制度、竞赛制度、奖励制度。“凡是健身气功协会举办的竞赛,不得弃权,参加不参加是个态度问题,成绩好坏是水平问题。”此外,还详细规定了全区重大比赛活动每年要举办3次;会长、会长扩大会、直属活动站站长会会议制度;以及对参加镇、办级,村、社区级,市级比赛的奖励制度。
    周村区老年体协主席、健身气功协会负责人李勤田今年已经77岁,做起工作来一丝不苟。他介绍了周村习练健身气功人数众多的“奥秘”:周村区不仅把推广普及健身气功纳入了全区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还把推广普及健身气功纳入了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的政绩考核内容;推广普及健身气功所需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和体彩、福彩等部门的专项经费支出等等。
    在周村,举办5000人的健身气功展示并不难,这得益于良好的群众基础。“谁来都欢迎。”55岁的林英已经当奶奶了,除了照看孩子,林英还要发展好自己的站点。她要把这项“有文化底蕴,习练起来让人身心舒畅的运动”传播给更多人。说这话的时候,林英站在周村区胜利社区的文体广场上,宽阔的广场,给健身气功爱好者提供了场地支持。同样,在周村经济开发区东塘村,小桥、亭台、假山,村里的文化广场在这样惬意的环境中每天“接待”着诸多健身气功爱好者。东塘村有着一支100人的健身气功队伍,每年村委会还拨款3万元作为全民健身活动经费。
    在农村推广健身气功,周村“有一套”。每年冬天农闲时举办1至2期健身气功学习班,春节后再办提高班。每期学习班都发放学习资料、教学光盘,中午统一安排就餐,对经济困难地区,统一发放录音机。从2010年开始举办村级健身气功比赛,凡参加的村均评奖,并对奖励村长、分管领导、活动站站长等给予奖励。同时还要树立典型和榜样。
    建站点、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办活动是周村以及大多数地区推广普及健身气功的一般做法。此外,周村还将健身气功推广到了城区中小学在职教师中,已建立12个健身气功活动站,并有计划地推广至中小学生中。
    健身气功在周村区“遍地开花”得益于淄博市从2006年起就把健身气功在农村的推广普及工作列入了年度主要工作计划。一方面免费培训农村健身气功骨干辅导员,一方面加强农村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的领导。
    2005年,淄博开始大规模推广健身气功。目前淄博共有健身气功注册站点516个。淄博从抓骨干培训开始,定期在全市举办健身气功骨干培训班,每期学员50人,截至目前已举办健身气功学习班11期。不仅每年组织大型展示活动,淄博还将健身气功列入市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记入各代表团总成绩,并将健身气功推广普及和管理工作纳入到了全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体育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等。

(李雪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