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给学生提供正规体育技能公益培训

    “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公益行动”之青少年羽毛球公益培训班再次开班啦。41个小朋友,加上陪同的家长,近100号人出现在浙江省全民健身中心的羽毛球馆外;早上四五点,就有爷爷带着孙子来现场候着;没报上名的家长,“不死心”地来到现场,询问有没有弃权的。

从“玩”羽毛球到“打”羽毛球

    从基本的羽毛球知识、握拍开始,带领孩子们在羽毛球世界入门。培训现场,最小的孩子才6岁,连羽毛球拍都还握不稳,最大的14岁,不少人平时只是“玩”羽毛球而已。
    陈芷荟是杭州胜蓝实验小学的学生,一身粉色的羽毛球裙装,尤其引人注意,这是她第一次接触正规的羽毛球学习。“我喜欢看羽毛球比赛,特别是林丹的比赛。”小丫头说起自己的偶像,有些羞涩,因为学校的体育课通常不会教羽毛球,所以陈芷荟只有在课余时间和伙伴们打着玩。
    培训班可不一样,从热身开始,步伐、手势、握拍、挥拍……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大家真正开始“打”起了羽毛球。在这么多学员中,文澜中学余泽洋的架势颇为“专业”,小学时曾是校羽毛球队队员的他,虽说学过羽毛球,但还是觉得培训班跟自己曾经的训练有些区别。“举个例子,这边的热身运动就不一样了,准备活动特别充分,而且动作细节也很注意,觉得自己也跟新手一样。”

“让孩子跟同龄人一起玩”

    馆内,孩子们沉浸在羽毛球的世界里;馆外,家长们也没闲着——有人举着相机,透着玻璃门,记录孩子的学习身影;有人拿着一塑料袋的瓶装水,以备不时之需;有人带来了小说、十字绣,打发时间。他们聚在这里,希望通过羽毛球培训让孩子有所变化。
    “一来是专业,二来是正规,所以想让孩子来参加培训。”11岁男孩吕嘉洋的妈妈告诉记者,儿子的学校没有开设羽毛球兴趣课,可他觉得这项运动很不错。“学会一项孩子感兴趣的运动技能,能让他终生受益。现在的小孩多是独生子女,有点寂寞,现场都是同龄人,一起多玩玩,也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吕嘉洋妈妈的观点最能代表大多数家长的想法。
    现场还有些家长还想同自己的孩子一起动起来,“我们也没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平时也是瞎玩,如果家长也能旁听,那以后就能跟孩子一起打球了。”章闵的爸爸如是说。

公益培训是大好事

    “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公益行动”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除了羽毛球,还有篮球、网球、乒乓球等项目的培训,每个项目各8节课,利用周日上午的时间,让更多的孩子接触更正规的体育技能培训。
    开放至今,浙江省全民健身中心大打公益牌,多次举办面向青少年的羽毛球、网球免费培训班、周末免费健身等公益活动,浙江省体育局服务中心主任林剑峰告诉记者:“我们有丰富的体育资源,何不让这些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回馈社会呢?”
    公益培训也得到了省队教练的支持,浙江省羽毛球队总教练王小明曾担当培训班的总指导。“王教练说过,只要我们有需要,他就会派教练来支持这个培训班。”林剑峰说,“正规单位办公益培训,更让人信赖。”

(黄维  汤怡虹)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