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百镇千村万人“舞出”全民健身新模式

    每当夜幕降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袁集乡桂塘村的广场上,便聚集起上百口村民。伴随着明快的《淮安节拍》旋律,桂塘村的男女老少翩翩起舞,不仅舞姿步调一致,而且人人精神饱满……若不是亲见,人们很难相信,在苏北,在桂塘这个普通的村落,农民健身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广场舞、健身操,如今成为广布于城市社区的一种健身形式,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但在桂塘村,在桂塘村所在的淮安市,我们却发现,这里的广场舞不一般。
    淮安广场舞的不一般,表现在淮安党委政府把老百姓跳广场舞当作大事来抓。淮安体育局局长鲍其美介绍,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了舞动淮安广场舞的全市动员大会。对各县区乡镇、街道都提出明确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号召在全市开展广场舞活动;成立舞动淮安广场舞推广领导小组,组建创作班子;市委宣传部和市体育局制定了一系列考评条例。淮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戚寿余表示,我们就是要通过抓“舞动淮安广场舞”工作,把市委、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关爱,送到大家的手中,老百姓关心的事就是我们重视的,民生的事情没有小事。去年以来,一场席卷淮安城乡的“舞动淮安·健康生活”晨晚练健身活动形成了一道清新靓丽的风景线。
    这几年,淮安连续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2009年启动的“大学生村干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程”更是成为享誉全国的全民健身品牌。这些成绩的背后,是群众日益高涨的健身热情,但问题也随之出现,现有体育场馆“捉襟见肘”,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场馆再多也不够用,于是他们把目光聚焦在了公共广场。
    时下最流行的广场舞理所当然成了淮安体育人“打主意”的对象。接下来他们的工作令人目不暇接:2012年3月淮安市委宣传部组织了当地作家、作曲家、舞蹈家组成创作团队,开始词曲舞的创编工作。“跳出淮安的节拍,唱响水乡的豪迈……”8月8日晚,舞动淮安广场舞启动仪式上,当淮安体育馆内响起《淮安节拍》优美的旋律时,伴随着满场的健身人群,迅速进入舞蹈的节奏,淮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薛涛说,创编主题曲《淮安节拍》是为提升舞动淮安的内涵,而通过创编是为大家唱淮安,舞文明,通过广场舞教育群众,爱我淮安,争做文明市民。薛涛说,除了统领主题的《淮安节拍》外,还创作了舞动淮安的《春》、《夏》、《秋》、《冬》四个大型广场舞曲。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跳广场舞,但像淮安这样党委政府如此重视,全国独有,这也是淮安体育局抓群体工作的一大亮点。舞动淮安广场舞打造了具有淮安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他们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做成品牌。
    但真正让广场舞走向淮安,走进乡村,走进群众的心坎里,并不是件易事。鲍其美介绍说,他们开展了广场健身舞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培训,聘请省、市优秀健身排舞老师对晨晚练点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文体骨干、大学生村官、专业演员、体育教师、艺体师生等进行培训,并组建了专业的教学服务团深入各县区、各单位开展培训。
    淮安市委市政府还以“两办”名义下发文件,不仅布置推广方案,还要求开展竞赛展示,进行总结表彰。文件对健身舞的推广进行了细致的规范与说明,从设立教学示范点、观摩展示点到建设“百镇千村万人”健身排舞点,从开展排舞表演赛、交流赛、趣味赛、竞技赛到举办各级、各阶段的总结表彰活动,文件对“舞动淮安·健康生活”活动的部署几乎囊括了所有环节。
    如今在淮安,几乎每一片广场都成了舞台,成了宣传健康文化的阵地,“舞动淮安·健康生活”已成为激发群众热爱淮安、建设淮安的重要抓手,不仅铸就了淮安全民健身特色,也让体育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了独特的价值。
    就在当下,数千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依然活跃在淮安城乡的1000多个晨晚练点,辅导群众跳舞健身。
    更加值得肯定的是以“舞动淮安·健康生活”活动为标志,淮安的群众体育工作也跃升到新的层面。通过城乡联动、系统联动、政企联动,淮安编制出了“10分钟体育健身圈”电子地图,开展了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为主题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一年来,全市共举办活动和竞赛逾200项次,参加群众约100万人次”。从淮安体育局的这组成就数据中,可以看到,一个由政府、体育协会、企业、街道、学校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全民健身网络已形成,构建大群体、大格局的淮安特色群体工作,已成为淮安市委市政府民生幸福工程的重要内容。

(孙秋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