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科学健身指导活动助力户外运动热潮
“周老师,我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健身。您看我这个身体行吗?”“李老师,您看看我这个动作做得对吗?”两个小时的科普健身知识讲座结束后,来听讲座的健身爱好者走到了礼堂前排,围着两位健身专家问问题。近日,2013年全国登山及户外运动科学健身指导活动(贵州都匀站)在有“桥城”之称的贵州黔南州都匀市举行。讲座现场吸引了众多健身爱好者,原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琴璐、广西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副院长李霞与现场观众热烈互动,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学的登山知识。
2013年全国登山及户外运动科学健身指导活动(贵州都匀站)还包括了在文峰园公园进行的体质测试、设置的运动健身科普长廊,以及在马鞍山森林公园进行的登山活动。活动吸引了都匀市太极拳、迪斯科、羽毛球、柔力球、健身操等协会的两千余名健身爱好者,大伙儿高兴地展示各自的健身本领。其间,身着民族服装的健身爱好者成为健身队伍中的亮点。活动现场一旁极具地方特色的独竹漂表演更是引得不少人驻足观看。
55岁的官燕新带着她活动站点的健身操学员一起来参加活动。官燕新说,现在每天早晚和她一起在广场跳健身操的学员已有近四百人。一年前,官燕新看到都匀有很多人跳舞,却没有人跳健身操,于是她就跟着视频学,她的学员也慢慢地从7个人发展到了现在的近四百人。官燕新自己的感触就是跳健身操缓解了她的颈椎和腰椎疼痛。
望着不远处的马鞍山森林公园,官燕新告诉记者,平日里她经常爬马鞍山,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半个小时即可登顶。对于如何科学健身,她说目前自己在平日里健身时还没有遇到问题,对于登山,她说爬山时如果自己觉得不太舒服就会放慢速度。
“老年人不适合登山,学习太极拳就学对了,不要参与太大强度的运动,出点汗就行了,要适度健身。”67岁的高老,退休前是一名老师。已经习练30多年太极拳的她喜欢钻研太极拳,不仅要练,更要练对。有人说习练太极拳容易伤到膝盖?高老一边讲解一边给记者做着示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除了和师傅学习太极拳,高老还经常看太极拳书籍,研究科学习练太极拳。在她看来,要健身,更要科学健身。
“老年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自信,尤其是参与一些表演活动的时候,追求完美。不要逞强,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体的每一个微小变化。”“工作强度越大,运动强度越大,这是不对的。”“我建议大家要多方面选择运动方式,而不是单一的。”周琴璐给健身爱好者提出了建议。
针对这次登山活动,周琴璐特别讲解了登山的注意事项。周琴璐强调,登山一定要注意控制心率。要把心率控制在健身运动靶心率,即中老年或体质差人群为170减去年龄(次/分),体质较好的人群为180减去年龄(次/分)。此外,虽然在阳光下登山有诸多好处,但是同时要注意预防中暑。登山前几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要科学合理饮食,切记节食;要避开中午11点至2点间在室外活动,同时做好防晒措施。而登山前、登山时、登山后饮水的原则是少量多次,不要等到口渴才喝。
这是都匀市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科学健身活动。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次活动,点燃了都匀市民的健身热情,更引导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加科学健身。
(李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