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区构建多元活动模式提升参与度

    武侯区按照“健全群众身边体育组织,举办群众身边经常性体育活动”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组织、协会的组织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成立了桥牌、武术、老体协等9个体育协会,构建各类体育交流平台。同时发挥奖励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各协会开展单项体育活动,奖励经费每年约30万余元,支持协会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区文体旅游局积极引导各体育协会发挥各自优势,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动员更多的人群参与体育锻炼。各体育协会定期举办竞赛,做到经常有活动,把有群众基础、具有特色的项目办成品牌项目、品牌赛事,增强体育协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
    除开展传统的竞技体育比赛之外,体育协会还广泛开展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群众喜爱的健身活动。各体育单项协会形成了活动周期相对固定的单项体育赛事活动,比如桥牌协会每年1月全省的元宵桥牌邀请赛、门球协会每年9月的门球比赛、钓鱼协会每年4月的钓鱼比赛。
    现在,体育协会成为体育爱好者交流的平台、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上半年,体育协会配合区文体局举办,或独立承办“运动成都·活力武侯”社区广场体育主题活动年系列活动25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参与群众达10万余人次,各街道活动覆盖率达100%。
    武侯区武术协会成立于2010年,作为一支新成立的协会,如何吸引居民参与,这是个难题。在区文体旅游局的帮助和指导下,协会先从基础工作抓起,采取内联外引的办法,聘请成都体育学院教授辅导授课培训了数十名武术辅导员,组建起一支教练员队伍。每年举办区级太极拳培训近十期,向群众普及太极拳,提高大家的太极拳水平;打破武术健身作用的神秘感,面向社区建立“武术辅导站”,在各社区广场开办武术套路、太极拳普及教育活动,让人们真实地感受到武术健身的效果;加大与其他协会的交流互动,举办“传统武术研讨会”促进武术各流派的交流;在全区中、小学校、企业单位建立武术训练基地,扩大群众基础。现在,区武术协会会员总人数已经达到700人,有学校、企事业武术活动网点15个,带动上万名群众习练武术。
    武术协会的发展是武侯区建立多元化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模式的一个缩影。俗话说,独木不成林,一人不为众。为改变全民健身活动文体旅游局一家“独舞”的单一模式,武侯区通过政府主导,探索形成了“部门+部门”、“部门+街道”、“部门+街道+社区”、“部门+企业”、“部门+协会”的“集体舞”多元化全民健身活动模式,多层次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仅在上半年,区文体旅游局就与中国移动武侯分公司联合举办了2013年成都市“太极蓉城”进社区系列健身活动,与区妇联、区直机关工委举办了全区女干部职工“三·八”绿道健步走活动,与区武协联合举办了机关、社区42式太极辅导员培训活动等,每次活动均吸引上千名干部和群众参与。
    武侯区坚持长期走“体教结合”模式,不折不扣地实施武侯区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工程,大力开展学校体育九大传统项目体育运动,不断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从2009年的28所逐步发展到如今的44所,涉及体育项目19个,参与人数8万余人。还独创了特色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以跳绳、抖空竹、放风筝等传统民间体育项目为主,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健康素质,继承和发展中华民间技艺。
    这是一组数据:全民健身活动参与人数,2008年4000余人,2010年近两万人,2012年10万余人;每年全民健身活动次数,2008年15次,2010年42次,2012年109次。数字的飞跃,足以说明武侯区全民健身活动多元化模式已初步形成。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