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的“启蒙”乒乓球篇 步步为“引”

    八岁的孙丁坐在快餐店里,把乒乓球拍放在一旁,孙爷爷端来了孙子爱吃的汉堡可乐。大概是饿了,爷爷一落座,孙丁拿起汉堡就大口吃了起来,孙爷爷乐呵呵地嘱咐孙子慢点吃。这才下午5点的光景,孙丁怎么就饿成这样?原来爷孙俩刚从乒乓球馆出来,运动完就饿了。
    听孙爷爷说,孩子放暑假给他报了好几个班,乒乓球训练班就是其中之一。刚放假那会儿只报了书画班和主持人班,可是孙子实在是精力太旺盛了,上完课回来,不停地蹦跳闹玩也不觉得累,孩子爸妈就觉得这孩子既然精神那么好,不如再报个运动的班,消耗孩子的精力,家人在商量之后就又报了乒乓球班。
    孙丁每天下午跟爷爷来到位于北京天坛体育馆的乒乓球训练班,跟着老师上两个小时的课,总共是20个小时,10次课程。孙丁已经上过9次了,再上最后一次,他暑期的乒乓球集体课程就彻底结束了。孙爷爷说:“老师教得好,孙子喜欢,学得也认真,看他跟伙伴对练的时候挺高兴的。我们家人都觉得最重要的是对他身体好,到了寒假他要是还愿意学,还想着继续给他报班。”孙丁吃着汉堡,还跟爷爷说老师今天教的发旋球,等回去了要拉爸爸当陪练练熟,这样下次跟别人对练的时候就能用上了。“我喜欢乒乓球,觉得挺好玩的,而且有人跟我对打,老师也好,每节课都会教点新的东西。我家小区也有球台,我都拉着我爸爸跟我练,很开心。”孙丁说。
    长期从事乒乓球教学的北京体育大学老师于洋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喜欢这项运动,就要让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老师在这当中应该注意循序渐进的去引导他们,认识到这项运动的好处。”
    在于老师看来,6、7岁的孩子就可以练习乒乓球了,家长应该给孩子选择重量适中的球板,买质量好些的胶皮粘上,这样的球拍弹性好,孩子练起球来也更顺手。孩子的耐性一般比较差,老师在教乒乓球时每堂课要做好安排,难易结合,既不至于让孩子觉得太难而放弃,又不至于让孩子觉得太简单而失了兴趣。从练习托球开始,学习基本步法、站位,讲些球拍的保护方法,每堂课都要温故而知新,教一或两个新动作,再结合体能训练和身体柔韧性训练。老师要注意更正孩子不规范的动作,训练他们的反应速度,适当安排学员进行小比赛,提高他们练习的积极性,在课程进行中,还可以讲些乒乓球知识或人物故事,引发他们的热爱。
    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可以影响伴随他们一生,于老师说:“乒乓球有益于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能保护眼球,让身体更灵活;具备一项特长,也使孩子更加自信,受益终身。”

(李金霞)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