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发扬先进更好更快推广健身气功

    在国家体育总局全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派出了四个调研组在7月至8月分赴上海、北京、吉林、陕西、内蒙古、广东、贵州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健身气功站点、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调研反馈相结合的方式,走进基层,了解各地的健身气功开展情况,以及各地在开展健身气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

先进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从各地体育局领导高度重视,到每年划拨专项经费,各方面的支持让健身气功在各地蓬勃开展起来。其中,各地还因地制宜,想出了各种好办法,一心要将健身气功推广给更多的健身爱好者。
    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健身气功站点建设是上海推广健身气功的一大特色:依托街道社区抓创建,要求站点建设必须纳入区县街道工作计划,使数量众多的街道乡镇、学校、企事业都积极参与到健身气功活动中来;打造特色品牌抓创建,在创建星级站点的过程中,市体育局把创建工作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放大健身气功站点的综合功能,形成特色,赢得支持。现在上海许多社区在创建文明社区和“一街一品”的活动中,主动将健身气功内容列入其中,形成了凡是社区搞大型活动,必有健身气功展演。
    与此同时,上海还通过开展“星级站点”评选活动,将健身气功融入大型赛事,突出抓好社区的宣讲活动、百城千村展示活动、健身气功的推广活动等方式,让健身气功融入百姓生活。
    在日常工作中,上海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经常聘请高校教师深入社区进行健身气功功法源流、功理功用、习练要领等巡回宣讲,通过这种活动,高校教师在了解百姓需求的同时,百姓也认知了健身气功的有关知识。
    在健身气功推广过程中,上海还通过对教师、社体指导员、裁判员、健身气功爱好者等不同人群的培训,建立和形成了网络化的培训机制。另外,在队伍建设方面,包括了健身气功社体指导员队伍、健身气功骨干队伍、科学宣讲队伍、信息员队伍,这四支力量构成了上海健身气功工作的主体。上海健身气功工作还积极争取5个方面的支持——上级领导部门、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各区县协会、上海有关媒体及社区。
    北京、吉林两地在抓管理、建站点、办活动、做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地开展健身气功工作。北京借助重点活动在重点区域大力宣传健身气功,像2008年8月8日在天安门广场进行的迎奥运健身气功专场展示,2010年8月在奥林匹克景观大道举办了“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万人健身气功展示活动”等。
    吉林则依托高校建立培训基地,因吉林10月已经入冬,冬天较长,天气寒冷,室外难以活动,因此健身气功推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限制,尤其是指导员的技术水平难以在长期有序的练习中得到提高。为解决健身场所和健身气功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吉林省体育局依托吉林体育学院,在院校成立了健身气功推广指导站,并在此基础上,计划今年成立吉林省健身气功培训基地。依托高校,一方面促进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另一方面,借助高校人才、场地和技术资源,有利于推动吉林省健身气功项目的发展。同时,吉林还积极探索俱乐部模式。
    陕西和内蒙古把健身气功项目很好地融入当地的大型体育赛事或全民健身展示活动。内蒙古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资源优势作为技术理论辅导和人才培训基地,并充分利用老年大学、老年体协等载体,发挥其辐射作用与长效化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收效。两地还注重骨干力量的培养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广东则形成了省市县区四级管理网络,连续3年组织覆盖全省21个地市的百城千村活动,把气功纳入省体育大会正式比赛项目,全省21个地市全部报名参赛。结合节庆,开展指导员志愿服务活动。
    贵州实施“四个一”工程,即一期指导员培训班、一期比赛、新建一批站点、参加一次全国比赛。遵义市务川县教育科技局与文体广电旅游局联合发文,要求各中小学每周一个课时练健身气功,每个学校组织一次全校性比赛或展示,将健身气功纳入学校体育评估和学校综合考核内容,并奖励表彰。在贵阳,健身气功进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村寨;进党校,市委党校将健身气功培训,作为干部的必修课。

解决问题以期更大发展

    当前健身气功在全国范围蓬勃开展,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调研组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也进行了梳理,并将积极解决。
    调研组发现了几个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健身气功面临着辖区内发展不均衡,如个别地区对健身气功重视不够,就出现了健身气功在辖区范围内“冷热不均”的状况;经费投入不足,进而导致活动场地、管理人员配备不足,阻碍健身气功进一步发展;机构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
    农村站点少,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旧突出。例如在吉林省300多个健身气功站点中,乡村级站点仅有7个。北京市健身气功站点在18个区县实现了全覆盖,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与此同时,在年轻人群中加大推广力度也成为不少地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部分地区健身气功管理干部希望能够出台文件,把健身气功项目纳入基层社会管理范围,如纳入社区、街道、行政村工作兼管范围,纳入基层政府体育目标责任管理体系考核范围;将健身气功纳入各级体育综合赛事中等。此外将健身气功科普讲座纳入各级干部培训,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学计划,则可以让更多的官员了解健身气功。
    与此同时,来自基层的呼声也十分强烈——希望能够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举办更多的培训、赛事和科普讲座,为健身气功爱好者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
    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的此次调研工作是积极响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号召,走基层,不仅积累了各地发展健身气功的先进做法,同时也倾听了民声,为健身气功更快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取得了一定成效。

(李雪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