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能研究将提升价值为全民健身服务

    中国体能研究正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并正在借鉴国外的先进体能训练经验。体能训练师作为我国的新兴职业,在为竞技体育服务的同时,将有效服务全民健身,这是记者从日前在京举行的第三届北京体能年会上了解到的。
    “体能训练中国化趋势”成为本届年会讨论的焦点,总局竞体司训练处副处长袁守龙告诉记者,要重新认识体能在体育发展中的价值,提高体能在竞技体育、特种行业、青少年体质、大众健康方面的综合功能,通过体能训练师的认证培训,明确体能训练师的岗位和职责,同样为全民健身作出贡献。
    总局竞体司副司长刘爱杰则透露,国家体育总局先后组织多期赴美体能训练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资源,目前已先后培养了一批体能教练员,今后将开展本土化的体能教练认证培训工作,让其作用更好地、广泛地深入到大众健身领域。
    据悉,北京体育科学学会和北京市体科所连续三年举办北京体能年会,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体能盛会,越来越多的教练员、科研人员也包括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参与进来,“这说明了体能训练师在竞技体育领域的重要作用和在健身领域的广泛需求,健身人群也需要真正到位的分析和设计。”北京市体科所副所长闫琪表示,“一个合格的好的体能训练师帮助个体改变的不仅仅是身体条件,还包括心理层面,也就是更好地提高自信心和意志力,这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估量的。”
    记者了解到,2012年12月到2013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和总局人力资源中心组织专家先后四次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了体能训练师职业调查,启动了新职业材料撰写,拟定了《我国体能训练师国家职业标准(草)》和《我国体能训练师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标准(草)》。

(曹彧  王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