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农牧民生活改善乐享“体育大餐”

    初冬时节,一场冬雨使得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尼勒克镇的气温骤降到零摄氏度以下。然而记者走在满地金黄色的白蜡树树叶的街道上,却感受到这里的火热新气象:漂亮整齐的富民安居楼、遍布社区的体育健身器材、快乐健步走的人们以及广场上打太极拳的各族群众…… 

“土明星”对决自得其乐

    周五下午,尼勒克镇多尔布津村叶尔兰和吐尔逊江兄弟俩从自家的甜菜地忙完回家,饭后,他们换上干净的运动服,直奔村文体活动室,这里早已被挤得满满当当。哥哥叶尔兰照旧参加村里每天举办的台球精英挑战赛,比赛采用单局制,谁输谁下。
    叶尔兰的到来引得台球室里一片喊声,“奥沙利文来了!”他显然很享受这一称谓,俨然一副王者归来的架势,洋洋得意道:“我来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轮到这两位村里公认“大师”巅峰对决的时刻了。之前三天,叶尔兰均败在夏力汉的杆下。这一战,叶尔兰显然有备而来,志在“雪耻”。一开始,他就稳战稳打,不再冒险进攻,当遇到没把握进的球时,他会给对方把球“作死”,然而,这几天士气正旺的夏力汉也是艺高人胆大,屡屡打出漂亮球化险为夷。自信的夏力汉在处理最后一个洞口“8号”球时过于随意,球碰筐而出。叶尔兰抓住战机,轻轻推杆,“扑”的一声,“8号”落入底袋。现场即刻爆发出了掌声、欢呼声和口哨声,大家纷纷过来向他表示祝贺,叶尔兰将球杆向空中用力一挥,大吼一声“哈拉巴克利得(维语“赢了”之意)”。在一旁打乒乓球的弟弟吐尔逊江也闻讯跑过来递上一瓶绿茶犒劳哥哥。喝着弟弟送来的“奖品”,叶尔兰乐得合不拢嘴。
    这里造就的“土明星”能成为当地年轻人谈论的主角,大家自得其乐。

农牧民乐享体育大餐

    尼勒克镇由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16个民族组成,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重镇。然而早些年,全镇4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中就有3075个贫困户。而如今,在自治区“安居富民”工程的推动下,2013年尼勒克镇强力推进五项富民产业,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45元,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质的蜕变。
    农牧民富了,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也多了。记者所到之处,随处可见在健身器材上、篮球场上、乒乓球台前和台球桌旁锻炼的各族群众。每年在镇上、村里举办的各种丰富多彩的农牧民运动会让村镇改变了许多,百姓观念更新了。参加文化体育活动的人多了,酗酒闹事的人少了,礼让和谐的人多了。“每年举办的农牧民运动会,特别是拔河、排球、篮球项目让农牧民们多了交流,激发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观念。乡亲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每年都担任镇农运会篮球裁判的王洪仁说。
    尼勒克镇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农牧民的欢声笑语里,他们强健的体魄也显露无遗。提到自己的弟弟和表哥时,查干阿门村村民帕尔哈告诉记者,两人都因染上吸毒盗窃进了监狱,因为他们整天无所事事,好逸恶劳,最后被社会上的“二流子”带坏了。他说,以前村里没有办公室,没有活动场所,小青年们扎堆打牌、吸毒赌博、打架斗殴是常事,现在村里有了体育活动室,大家闲了就来打球、下棋。每逢农闲时节,村队文化活动室成了农牧民群众闲暇之余娱乐的好去处。县老干局和县文体局还不定期派人到村文化活动室为村民教学排球、篮球、足球、摔跤和健身操,为农闲的农牧民群众送上体育大餐。
    尼勒克县委副书记、县长努尔卡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县投资1.5亿元建设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主体已完工,并建设完成乡镇级健身广场8个,全县79个村队均建起了文化体育活动室。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已实现100%全覆盖,全县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海燕介绍,截至2013年,新疆共建设64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19多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了全覆盖。这些体育设施让农牧民朋友与城里人一样,享受体育生活的快乐,共享全民健身的成果。

(姚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