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内空竹文化交流赛另类“空竹”引关注
一个牛栏山二锅头酒的空瓶子能用来做什么?69岁的马昌华把它加工一下变成了异型空竹。马昌华已经抖了12年的空竹,从儿时看别人抖空竹,到现在抖上酒瓶、篮球、足球等各种“奇形怪状”的空竹,空竹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不仅每天都要到公园里抖空竹,他还成立了空竹艺术团,参加各种空竹表演。12月20日,2013年第四届中国广内空竹文化交流暨邀请赛在北京西城区广安体育馆举行。马昌华在开幕式上娴熟地表演着他自创的空竹技法,赢得了阵阵掌声。
此次空竹邀请赛设立了专业组、未来之星组、国际友人组三个组别的比赛,以及特色花样技艺展示赛,共有58支参赛队伍、近500人参赛。邀请赛不仅为国内的男女老少提供了交流展示的机会,还架起了外国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
来自埃及的淑贞(Maha)和萝丽(Lobna)是首都师范大学汉语教学专业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今年八月刚到中国的她们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原来她们已经学了4年汉语。邀请赛开幕式上,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的学生们进行了空竹表演展示。淑贞和萝丽候场时不停认真地练习着,这是她们第三次抖空竹。“之前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空竹。这很有意思。”淑贞和萝丽很喜欢她们口中的“新游戏”。
北京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办事处主任袁利介绍说,这已经是广内街道举办的第九届空竹邀请赛了。空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保护和传承它的职责。街道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不断发展和传承空竹,现如今,空竹已成为街道辖区内13所中小学校的校本课程,还进入了幼儿园。此外,街道还与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建立了合作,将北京空竹博物馆作为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的培训基地,从明年开始街道委派空竹老师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学生空竹技法,同时空竹交流活动也将融入该院日常教学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此次邀请赛上,来自中华台北的空竹爱好者为观众们献上了精彩表演。袁利说,广内空竹协会还与中华台北空竹文化社团建立了联系,搭建起两岸空竹文化交流的平台,双方将定期互访,参与对方组织的空竹活动,不断推进空竹的发展。
空竹已成为广内街道的一张名片。从建立北京空竹博物馆,到培育空竹品牌活动,再到“空竹文化进校园”活动等,空竹在广内街道得以保护与传承。
(李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