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健身之太极拳:证书“杠杆”助推健身

    早晨的月坛公园,优美乐曲的伴奏,众多太极拳习练人“翩翩起舞”,一招一式刚柔相济,如行云流水,带给人美的享受。
    “不论年龄,不分男女,不管从前是否有疾病,都可以练习太极拳。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关键的是两个字:‘坚持’。刚刚开始接触太极拳,你只是了解到一些基本的动作,体系尚未形成,但深入学下去,你才能领略太极拳世界的博大精深,体会到它的无穷奥妙和魅力。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重要的是‘坚持’下来。”每天在月坛公园练拳的刘建秀向记者介绍。
    如今越来越多的习练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自娱自乐”,他们把参赛、考段位视为自我激励、自我提升的一种方式。
    刘建秀今年57岁,是武术4段,“这不仅仅只是凑热闹,而是要真正‘专业级’的,享受专业级比赛,不管成绩如何,都是对自我健身的莫大激励。”体育的魅力就在于竞争,即便是健身,也需要竞争。
    日复一日、持之以恒,锻炼带来的结果便是运动水平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总想找高手切磋交流一下,或是拿个“专业”级的证书之类的。“晋升段位对于武术爱好者来说,是对自己水平的肯定,也是对自身的提高,对于动作要求得更加精细准确,动作对了也不会受伤。我们自己到头也就是5段了,再高就要著书了。”刘建秀笑着说。
    “并非只有专业运动员才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我们老百姓也有权利享受挑战自我的激情。”55岁孙桂香也是月坛社区队的成员,“刚开始练习武术时,动作比较僵硬,不够流畅,随着不断的练习,还有站点的老师和伙伴们的交流指导,水平越来越高,看着别人参加比赛,晋级段位,我们也眼热,总不能落后,今年我也晋级三段,以后还要多参加比赛,争取晋升更高的段位。”
    随着全民健身不断深入开展,老百姓的需求也会渐渐增多,特别是需要像比赛和证书之类的“杠杆”来助推自己的健身,毕竟“健身≠业余”。

季雪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