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局李丽莉:保基本 促发展 惠民生

    说起北京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目标,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李丽莉很明确:“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牢牢把握发展体育事业的宗旨,围绕构建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多元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围绕这一目标,北京市近年来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保基本、促发展、惠民生”的发展方向,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推动了北京市全民健身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李丽莉介绍说,在具体工作中,北京市通过狠抓“设施、组织、活动”的“三边建设”,以及创建体育生活化社区转变工作职能、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解决北京市民的健身需求。
    在全民健身设施方面,北京市加强建设规划、过程指导监督和规范管理,城乡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完成保基本的目标,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全覆盖并完成第一轮更新;建设了全民健身专项活动场地、乡镇文体活动中心、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由单一化向多元化、集约型发展;整合了社会资源,强化各级政府的设施建设职责,打造了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基地、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一批各具区域特色的健身场地;健身步道、绿道环绕青山、串联公园,市民通过健步走、骑行这些最简单、环保、有效的途径,实现对健康的最大益处。
    在全民健身组织方面,北京市充分调动和发挥“枢纽型”体育组织新作用,通过政策引导、政府购买服务、推动体育社团社会化进程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体育社团组织网络体系建设,构建以“市区体育总会、人群类体育社团,市区体育单项协会,社区体协、健身团队”为基础的“三级体育社团组织体系”,探索出以“四化、六有、一个支撑点”为基础的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模式,大力培育和激发体育社团活力,促进本市体育社团建设实现规范化、规模化、社会化健康有序发展,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内容的能力逐步提高。
    在全民健身活动方面,北京市广泛开展经常性、传统性、品牌性全民健身活动,打造了有规模、有影响的全民健身国际品牌赛事活动,巩固和提升了市级传统、特色文化体育活动,创建了突出区域特色的“一区一品”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基层深入开展日常性健身活动和比赛,各类人群健身活动丰富多彩、均衡发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巩固保持在49%,实现均等化服务全覆盖,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模式。
    李丽莉强调,在全力推进群众身边的设施、组织、活动“三边”工程建设的同时,北京市还注重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健身需求,体育生活化社区达标建设被列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在社会保障、社会服务、提升社区体育服务管理水平方面成绩显著。在社区体育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开展体育生活化社区提升建设试点工作,形成了包括文本平台、环境平台、信息平台和活动体系的“三个平台一个体系”立体构建模式,打造出健康、平等、个性、交流、友谊、包容、和谐“七位一体”的社区生活新模式,推动体育生活化社区自身建设、管理与发展,探索新体系、新方向,让体育生活化社区服务更加细致入微,激发街道、社区和百姓参与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启体育生活化社区创新管理新阶段。

   (卢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