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中国轮滑五年建设重实效

    2008年,中国轮滑协会第四届委员会正式成立。在过去的5年,协会在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和关怀下,在省市体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团结、联系会员和广大轮滑爱好者,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推动轮滑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普及提高均衡发展

    轮滑运动从技术特点上可分为速度轮滑、花样轮滑、轮滑球、自由式轮滑和极限轮滑。不同的技术特征和场地器材要求形成了不同的参与人群,呈现出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特性。
    速度轮滑竞技性强,是2012、2016和2020年连续三届奥运会的备选项目,现已成为南京青奥会和2017年大学生运动会的表演项目。苏州、杭州武警联队,上海前卫、海宁、深圳华奥等5支优秀的专业队以及众多青少年俱乐部一起,是我国速度轮滑普及推广和人才培养的基础。目前,我国每年速度轮滑的场地、公路和少年锦标赛已形成制度,加上从2011年开始实行的公开赛,每年举办的速度轮滑全国性赛事有6次以上,为各地俱乐部和运动员提供了充足的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平台。
    北戴河全国少年锦标赛现在已成为唯一一个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举办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赛事,而中国轮滑协会苏州和海宁训练基地更是为国家队集训和参加国际比赛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花样轮滑融体育、音乐、舞蹈为一体,艺术性强。我国花样轮滑运动发展以上海黄浦为龙头,以北京、西安、广州为重点,依托地方俱乐部,以竞赛为主、表演和培训为辅的方式逐步推广。以黄浦花样轮滑俱乐部为主要班底组建的国家花样轮滑队,在黄浦区政府的支持下,长期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在世界锦标赛上也屡有突破。为适应逐步兴起的单排花样轮滑运动,协会在全国锦标赛上设置单排轮项目,以竞赛为导向,推动花样轮滑比赛项目的多样化,并与国际接轨。
    轮滑球是团体项目,能培养团队精神,特别受到在校学生的欢迎。由于学校的加入,轮滑球运动呈快速发展之势,它已经由最初的几个成年业余爱好者队伍参与的游戏活动,发展成由众多学校和青少年热衷的健身励志运动。全国锦标赛的参赛队伍从2009年只有成年男女11个队,发展到2013年成年、青年、少年男女共45支队伍参加。
    自由式轮滑以其场地要求低、时尚度高等特点,近年来在我国迅猛发展,民间开展该项目的俱乐部现在已超过千家。同时,大学生市场发展势头强劲,每年有数百万的大学新生接受自由式轮滑运动。
    极限轮滑是轮滑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支,玩家借助各种道具进行高难度动作的展示,观赏性极佳,适合进行市场化运作。由米高轮滑俱乐部承办的轮滑障碍追逐赛,是一项为极限轮滑运动量身打造的商业化赛事,适合在城市广场和公园中举行,经过三年的试行,取得一定的成功,有望成为一项国际系列赛事。

基础建设重在实效

    过去5年,中国轮滑协会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举办各类比赛的同时,注重基础建设。通过建立标准、健全制度、建设队伍,使培训、运动员注册等工作形成制度,保证项目健康发展。
    协会对《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进行了修改完善,同时将各项目竞赛规则进行修订,加强了运动员注册与登记管理,使运动员信息数据库为协会科学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与此同时,中国轮滑协会成立了12个专项委员会,借外力,使协会秘书处向外延伸。协会还通过合作发行杂志,加大了项目宣传力度。目前,协会已经与三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共赢发展局面。
    在开展工作中,中国轮滑协会还注意通过开展公益活动,提升协会形象。在总局群体司的支持下,协会从2012年开始,以全国自由式和花样轮滑锦标赛为试点,结合比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每次比赛结束后,获奖运动员与优秀教练员组成小分队,到广场、进社区开展表演和辅导活动。
    目前,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在江苏海安、陕西汉中、西安、上海环球港商业广场举行了4场,参与群众过万人。去年5月,由上海市轮滑协会和海宁国际轮滑运动中心发起,由轮滑世界冠军、协会工作人员、企业家组成的车队深入西藏,到达亚东县中学,他们通过赠送轮滑器材、开展轮滑健身服务等公益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去年1月19日,中国轮滑协会将鸟巢体育场西侧一万平方米空地命名为“中国轮滑广场”。在北京市体总、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的支持下,轮滑广场每年5月末都将举办综合轮滑表演和赛事。据了解,广场上还常年活跃着一支老年轮滑队,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服务。

(罗盘)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