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致富农民徐开荣自费建起塑胶运动场

    红绿相间的塑胶球场、标准的篮球架、乒乓台,还有专业的围网和灯光。如果不是身临其境,见到环绕在运动场四周的农田,恐怕很难想象到在距离重庆市主城80公里的永川区大安镇偏远的花果山村,竟有这么一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农民健身场地。
    说起这片场地的由来,一位正在打乒乓球的中年汉子告诉记者说:“那还真应该感谢我们村里的徐开荣,这片运动场完全是他自己出钱建起来的。”
    原来,2011年底,永川区在全区大规模地修建农民体育工程。根据当时的规划,区体育局为每个村安装一副篮球架和两张乒乓球台,而村里只需要提供一块相对平整的院坝即可。
    当时,花果山村委会在找场地安装体育器材时,相中了徐开荣家附近的一块平坝。在得知此事后,徐开荣主动找到了村委会,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区体育局提供器材的基础上,由自己出钱修建一个塑胶地面的篮球场,“这样更方便大家健身,也不容易受伤。”
    他的这一想法获得了一致支持。去年年初,徐开荣花费20多万建起的塑胶篮球场出现在花果山村的农田里。不仅如此,为了方便村民,他还在篮球场旁边修建了一幢集健身房、棋牌室和各种配套设施的多功能房。如此高规格的体育场地,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徐开荣说,我在做建筑方面的生意,这么多年来村民们也给了我不少帮助和支持,现在挣了一些钱,只想回报一下大家,为乡亲们做点实事。
    除此之外,徐开荣说,我以前在外打工,老人和孩子在家留守,他们一天也没有什么地方可去,日子过得无聊,自己在外面也不放心,“所以决定修片运动场,大家有地方可去走走玩玩,可以过来锻炼身体,也可以聚在一起聊天,年轻人在外面打工也能更安心。”
    在这里看到,运动场上有人在练习投篮,有人在打乒乓,还有不少老年人在场地中间跳起了坝坝舞,孩子们则在场地里面穿来穿去,格外开心。运动场上人们散发出欢快的声音,为这片宁静的农野增添几分活力。
    正在与几个村民打篮球的苏明华说,现在大家只要有空都愿意聚这里,有时候打篮球、有时候喝茶聊天,“打麻将和喝酒的人明显减少了,大家的身体也好了,村民们之间的关系也比以前更和谐了。”
    跳坝坝舞的陈香梅也说,只要不下雨,我们一般都会到这里来锻炼身体,“以前,大家一到农闲的时候没有什么事情干,就只有打麻将打发时间,长期下来,人不但变得没有精神,身体感觉也差了,三天两头感冒生病。现在,大家经常到这里来跳坝坝舞,既呼吸新鲜空气,又能锻炼身体,精神也舒畅多了。”
    花果山村委会主任夏代树也兴奋地对记者说,今年春节期间,村里还专门邀请附近几个村的返乡农民工进行篮球赛,从初一到初七,每天打一场,好多村民都来看,多少年村子里都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邓红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