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海埂训练基地离家远也愿意去

    夕阳西下,位于春城昆明滇池岸边的海埂体育训练基地,微风轻佛,蓝天碧透。海埂基地红色的塑胶田径场上,送走了一批批的专业队员后,又重新热闹起来。住在周围的居民们下班后纷纷来到这里,有的跑步,有的健走,有的玩田径场门口的健身路径,甚至还有人带着宠物狗来到草地上尽情奔跑,享受着春城蓝天白云下的夕阳美景。
    海埂基地是国内著名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也是中国足球、游泳等项目高原训练的摇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声誉,每年要接待大量专业运动队伍来这里训练。而随着近几年城市的发展,昆明市特别是南市区居民很少能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免费运动场,于是,每天晚餐前后,海埂基地田径场就成为市民健身锻炼的好去处。尽管基地在滇池沿岸,离城相对遥远,但除了周围市民走路、跑步而来,还有很多城里的市民开车或骑车前来锻炼。
    住在海埂基地旁边小区的李先生是一位电力公司职工,每天下班之后,李先生都要从家里跑出来,在基地田径场绕上10多圈,再慢慢跑回去。他说:“我们小区道路大概4公里一圈也可以跑步,但那边道窄车多,不太安全。而这里离家近,而且环境好,周围都是大树。我喜欢到这里跑步,有这个免费提供给大家的锻炼场所真好。”
    在媒体工作的浦先生是一位颇有资历的业余跑者,参加过多个马拉松和百公里比赛,他平时是下班后骑车从城里赶到海埂基地训练,“这里场地好,空气好,相对清静,不像有些学校里的场地那么嘈杂,”浦先生说,“免费场地现在很难找到了,这里能够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条件,真的很难得。”
    点评: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体育设施的匮乏跟市民健身的需求之间的供求矛盾越来越大。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投入体育设施建设以外,体育部门带头行动起来,把国家投资兴建的体育设施提供给大众使用,这值得称道。尽管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举动,但却能充分体现“体育惠民”的宗旨。

(许珂)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