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体育事业硕果累累团结拼搏奋力进取

    2013年,江苏省镇江市体育工作以率先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为目标,体育事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取得新实效

    积极完成“民生改善”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体育健身场地设施、队伍组织、健身活动、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成效显著。全市新建全民健身工程5个、全民健身点220个、新增室外乒乓桌50张。全市172个城市社区有170个达到省定建设标准,建成率达98%,丹阳市、扬中市基本建成城乡一体“10分钟体育健身圈”,南山绿色健身基地完成5.13公里健身步道建设。万人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26800平方米。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活动300余项,国民体质测试采样3万余人,新增4A级体育社团4个、3A级体育社团3个,新建单项体育协会1个,新增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2名,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10名。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扬中市、镇江新区、京口区大市口街道、句容市供电公司被评为2009至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周宇静等5人被评为先进个人。丹阳市体育局被评为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先进县。

竞技体育取得新进步 市运会创造新辉煌

    2013年,共有25人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获得金牌11枚、银牌10枚、铜牌7枚,全运会带入省运会金牌20.5枚,列全省第八位。10名运动员正式选调进省优秀运动队,52名运动员在省体校集训。参加省年度竞赛获金牌35枚,银牌25.5枚,铜牌26枚,金牌数位列全省第8名。2人获3项亚洲冠军、23人获8项全国冠军,3人被省体育局评为“奥运未来之星”, 179人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在省注册运动员人数达1030人。
    镇江还成功举办市第十四届运动会。本届市运会,赛事规模创新高,5个部分、19个大项、35个项目、8000余人参赛,成为镇江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赛事主体多元化,有13个大项、29个项目落户各辖市区、驻镇高校、中小学校、体校,赛事分布更趋合理化,进一步推动了区域性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品牌赛事扩大新影响 体育产业实现新突破

    去年,该市成功组织策划12项全国以上、4项省级以上品牌体育赛事,极大地宣传了古城镇江。“直通巴黎”世乒赛中国男队选拔赛,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直通赛事以来最成功的一届,并获得2013年度承办全国比赛优秀赛区称号。在“群星璀璨耀镇江”棋类挑战大师赛中,聂卫平、胡荣华、谢军三位大师齐聚镇江,与棋迷零距离接触进行车轮大战。中超联赛和足协杯江苏舜天主场7场比赛,平均观赛人数每场达两万人,镇江也成为全国首个举办中超比赛的地级市。成功承办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16至19岁组男排预赛、2014年全国青年乒乓球锦标赛。还有,扬中市的全国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锦标赛、丹阳市的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京口区的省青少年传统校排球赛、丹徒区的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局面。
    与此同时,该市着眼转变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扶持引导,“两区三基地”体育产业发展格局逐渐成形,体展中心的产业集聚效应日益突出。8个项目获得省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550万元,与2012年相比,新增项目2个,新增资金260万。全市发行体育彩票5.77亿元。2013年,镇江市体彩中心、句容市体彩中心、丹徒区体彩中心被表彰为全省体育彩票工作先进单位。

(刘敏  李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