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综合型人才-健身气功成大学生新技能

    正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读研究生一年级的张琪学习健身气功已经有近4个月的时间了。虽然对于研究生来说,选修健身气功课程并不意味着可以得到学分,但是为了多掌握一项技能,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张琪每周都要上3节健身气功课程。“我家是山西的,我想回去就业的话,能够推动山西健身气功的发展。”张琪已经感受到了健身气功带给她的变化,她说,习练健身气功帮助我调整到了正常的时钟,性格也变得更沉稳了。现在我只学会了动作要领,还要学习健身气功的精髓,体会健身气功的神韵。
    4月23日,内蒙古师范大学举行了健身气功千人展示活动。张琪便是众多表演学生中的一员。带动了学校健身气功发展的体育教师张彩琴介绍说,上世纪60年代,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体育保健》公共课程,专门教授气功和太极拳。1988年,面向体育专业学生开设了《保健气功》选修课。1990年至2003年,体育专业《保健气功》课程更名为《传统健身理论与方法》专业必修课,课时由原来的24学时增加为40学时。2004年将健身气功·易筋经和八段锦纳入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技术教学内容。随后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健身气功公共体育课程。在此后的10年间,学校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时等,在全校掀起了习练健身气功的热潮。目前学校刚刚成立了健身气功社团,以号召更多学生参与。
    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云国宏说,健身气功深受学生的喜爱,几年来,学校已有上千名各专业的学生选课,而此次的千人展示活动便是对健身气功的一次很好的宣传和推广,带动更多的学生习练健身气功。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一项伴随其终生的体育爱好,健身气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时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健身气功推广骨干,日后他们将为健身气功的推广服务。
    健身气功已经成为内蒙古师范大学一大特色。学校师生多次参加各级各类健身气功活动,还举办过教职工健身气功培训班,张彩琴和于玲玲两位老师则一直积极致力于健身气功在学校的推广。在于玲玲看来,师范类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将成长为老师,他们具有播撒健身气功种子的作用,同样有着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责任。
    无论是获得诸多荣誉的张彩琴,还是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健身气功为内蒙古师范大学赢得了荣誉,也已经融入了校园文化,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雪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