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社体指导员郑筱萍:健身纽带连你我

    “跟她在一起,就是觉得特别愉快。”身边的人说起江西省宜春市社体指导员郑筱萍时,脸上除了满满的笑容以外,还带着几分崇敬。跟随郑筱萍多年,同样身为社体指导员的冯秋萍告诉记者,“没有人能够像她这样无私,时时刻刻都为大家考虑。”
    也许是曾经在企业和体育部门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原因,在人群中找到这位“带头人”并不是一件难事,虽然在自己的队伍当中,郑筱萍时刻都面带笑容,但同时也能够让人感觉到她“不怒自威”的气场。“从四十岁左右开始,到今年六十四岁,我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社体指导员了。”郑筱萍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和她的队伍刚刚在南京完成了一次比赛任务,且一举赢下了包括最佳组织、最佳编导等四项大奖,奖杯和证书与郑筱萍的笑容一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现在我带领的健身队伍有7000多人,我的骨干队伍代表宜春地区参加国际国内大赛,出去必拿奖。”说起现在的成绩,郑筱萍充满自信。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社体指导员队伍只是一支单位里的宣传队。”将时间倒回二十多年前,今天所获得的一切成绩都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当你听到郑筱萍讲述自己和自己的队伍在这二十年间的经历之后,你会觉得这成绩来得理所当然。
    最初,郑筱萍和其他宣传队员一样,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各个方向,除了在工作中宣传全民健身以外,在工作以外,在他们生活的地方也逐渐聚集起了健身小圈子。“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曾搬了三次家,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够集结起一群热爱运动并且甘于奉献的人,能够发展几个骨干。有一个录音机大家就能跳起来,慢慢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发展到一个地方都站不下了。”郑筱萍说,在从事社体指导员工作的时间里,她的生活轨迹逐渐与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轨迹融为一体。
    “我认为社体指导员,就是一条连接政府与健身群众之间的纽带,连接健身群众之间的纽带。”郑筱萍说,二十多年来,不少麻将桌旁的群众被她吸引到健身场上,亦有不少独守空巢的老年人在健身队伍中找到了新的朋友和乐趣,“我觉得好多人一喜欢上健身就会着迷。”郑筱萍说,正是因为这样种种的经历让她更清楚地认识到全民健身对于提高身体素质,对于营造和谐的家庭和社会,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也让她感觉到作为社体指导员,不光是要提高体育锻炼者的数量,还要提高健身的技艺和质量,让健身项目更科学些、更娱乐些、更有趣些。
    二十年的时间并非转瞬即逝,对于一年只是在过年时候休息几天的郑筱萍来说,自从成为社体指导员那一天起,7000多个日夜她都活跃在晨晚练点上,在这7000多天里,她有喜悦也有委屈,即便是病魔来袭,她也从未想过放弃。“曾经有一段时间身体不适,经过医院检查发现胃里有隆起的症状,当时判断有可能是癌症。”讲述自己的故事,郑筱萍的语气并没有什么波澜,“当时一直支持我的家人不让我去健身点了,可是自己又舍不得放下,因为自己好喜欢。”之后身边的健身伙伴络绎不绝地来到郑筱萍家探望她,不少人还忍不住掉下了眼泪,郑筱萍感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信任,或许是她的身体也被这相互之间的温情所感动,三个月后的复查显示,一切指标回归正常,一场离别就这样成为了郑筱萍和健身爱好者之间的小插曲。
    现在,在宜春市已经有了一支比较完善的社体指导员队伍,开展了十个群众健身项目,每个项目都有18到20个社体指导员进行活动指导,郑筱萍则负责每个星期对他们进行三次培训,每次两个小时,“内容就是教大家怎么带队伍,如何指导各种各样的健身爱好者。”郑筱萍告诉记者,近些年来,大家对于健身的观念和认识都在不断完善,社体指导员的工作越来越好做,但要做一名优秀的社体指导员,难度也越来越大,健身人数的增加不仅要求社体指导员具有科学的健身知识,还要具有相当的沟通和协调能力,郑筱萍坦言,现在能教大家健身也会在其中协调组织的人还比较少。

杨卓越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