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体中心副主任张怡:改革创新助推社体工作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关于体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后,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怡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体育对于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社会体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和时代特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社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张怡说,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体育需求必然越旺盛,社会体育的社会特征与价值、文化特征与价值、产业特征与价值将日益显现并受到重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建设体育强国是体育战线的努力方向和具体实践,为建设体育强国作贡献是社体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和历史责任。
他介绍,随着“假日经济”、“旅游休闲经济”等与体育产业密切相关的新兴经济业态兴起,龙舟、轮滑、钓鱼、舞龙舞狮、健身健美、体育舞蹈等众多社体项目日渐成为人民群众健身、娱乐的重要内容,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新亮点、新热点,社体工作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但是,作为社体工作者,必须居安思危。尤其在当前,社会体育还存在一些自身发展的瓶颈亟须突破,面临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如何充分发挥好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凸显其在社会体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彰显其志愿者的价值,这些都要求我们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勇于更新观念、不断开阔视野,不断提高社会体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张怡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这一点对于社体工作尤为重要。当前,社体工作的外部环境、社会条件、工作对象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因时而变,才能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他指出,社会体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传统体制机制约束了社会体育的内在活力。但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切忌毕其功于一役的冒进思想。
总局社体中心成立20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工作体系。张怡说,巩固成果、创新发展是总局社体中心的基本思路,社会体育社会办,社会体育走市场是社体中心的基本遵循。我们需要在已有基础上打造社会体育升级版,充分挖掘、发挥各种体育社团组织的作用,走借外脑、借外力的路子,充分发挥社团组织、专业公司、新闻媒体和志愿者的作用,应成为社体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破解社体项目众多、人员紧张,疲于奔命的现状。
张怡认为,目前,社会体育已经成为丰富群众生活、提升城市影响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这既为社会体育发展创造了机遇、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也对社体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面对体育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期待、新要求,社体工作者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依靠创新驱动,把改革的红利和创新的活力充分释放出来。
(蒋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