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滇池之滨西山森林公园百姓山中健身

    坐落在昆明高原明珠滇池之滨的西山森林公园,山势挺拔,绿树成荫,是当地旅游的一大亮点。如今,随着大众健身意识的提高,西山森林公园不仅成为游客心中的圣地,更是当地健身爱好者的天堂。
    清晨一大早,住在西山脚下车家璧村的张大妈洗漱妥当,围上当地特有的花头巾,邀约了几个村里的老伙伴出门了,今天他们的任务是爬山。尽管他们上山的道路“千步崖”十分陡峭,但60多岁的张大妈和几个老伙伴一路哼着小曲,说说笑笑,几乎没费什么力就爬到了1公里以外的索道站顶端。
    “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这附近,爬山是常事,以前经常挑着自家地里的菜或者水果来山上卖,”听到记者赞叹她的能力,张大妈不以为然地说。“现在人老了,家里也没什么活计要做,我们闲不住,大家约着经常出来爬爬山,唱唱小调,开心呢,”张大妈接着说,“这个山里面空气好,经常来爬山身体好,我根本就不生病。”
    记者发现,每天都有很多人从山脚不同地点爬山锻炼,基本上都是附近的村民和居民,有的一天还要爬两趟。而到了周末,西山森林公园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长约5公里的盘山柏油公路上,双向车道都走满了人。大家全副武装,拖家带口,老人慢步前行,小孩蹦蹦跳跳,好些家庭还带着自己的宠物狗,整个场景其乐融融。
    袁小姐是做财务工作的,每天都在办公室坐着,最近开始周末她都带上家人来西山走走。“平时坐办公室太久了,体重也逐渐增长,周末跟家人出来,大家一起慢慢走走,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一起聊聊天,既是一种健康有益的锻炼,也是一项难得的家庭活动,一家人难得的团聚。”她说。
    “城里面也有其他公园,我们喜欢来西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里树多空气好,这条盘山路基本上被大树覆盖,不热也不晒,最好的一点是这里的公路不允许其他汽车开上来,没有尾气污染,我们走在路上比较安全。”袁小姐说。只见她头戴宽檐帽,背着双肩包,原来他们为出游做了精心准备,“我们背着中午的干粮和水,上山路上老人累了、渴了,我们随时可以在路边停下来休息。等全家慢慢走上山,到了半山腰的猫猫箐村就有很多农家乐。我们通常会在那里聊天打牌,再吃个晚饭,一天就这么愉快地过了。”袁小姐开心地介绍说。
    除了这些普通的大众健身者,西山还吸引了大量身体素质突出的健身人群,很多热爱跑步的人几乎每天都在山道上来回跑步,他们还根据山道起伏开发了自己的跑步线路。到了周末,跑步爱好者们更是要在山上来回绕行跑上几十公里。而骑行爱好者更是钟情西山,这里公路、土路、爬坡路,各种地形满足了他们不同层次的需求。一些高手不满足于沿公路爬山,甚至骑车探访到后山乱石嶙峋的山顶。
    不过,近来由于健身人群太多,西山公园也出现了一些事故。比如自行车下坡速度太快,导致与行人或景区摆渡大巴相撞,或者自己滑倒摔伤等等,所以景区管理部门不得不出台措施禁止自行车从景区主要的5公里干道上山,而把这条路留给步行和跑步的人群。
    此举一出,也引起了自行车爱好者不满,甚至有车手骑车到西山公园抗议。尽管相关体育部门还出面与公园管理部门进行过协调,但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公园方有自己的难处,健身者也有自己的权益,这应该也是大众健身运动发展中的供求不平衡的一个表现。值得高兴的是,昆明市政府已经公布将在西山脚下的滇池边修一条环湖的专门自行车道,届时也许能缓解这种“供求矛盾”。

(许珂)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