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社体指导员徐承彦 户外运动的领骑人

    梁平,一个地处重庆渝东北的农业大县,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户外运动却从当初仅有6个人参与,到现在发展成拥有骑行、徒步远足、登山等数十支队伍,上万人的规模。如果你对此感到好奇,那么这里有很多人会告诉你:因为我们有一位“大侠”——原野侠。
    其实,原野侠名叫余承彦,原野侠这个称呼是他在当地户外运动论坛上的网名,因为余承彦是梁平县自行车协会主席,并且热心公益、乐于奉献,很有些侠客的气质,渐渐地原野侠的名字就被叫响了。
    虽然以前余承彦一直喜欢用爬山来释放工作压力,但真正接触到户外运动还是从他2002年辞职去闯深圳开始。“当时我在深圳经常参加户外俱乐部的活动,和驴友们穿行在密林之中,攀上山之顶,放声高歌,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那真是我最快乐的时候!”余承彦说道。
    深圳的驴友经历,不仅让余承彦领略到户外运动的魅力,也让他从中学会了很多户外运动的知识。因此,当2007年从深圳回到梁平后,余承彦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县城里开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为成为专业合格的驴行领队,他专门跑到重庆户外探险协会户外运动中心学习了绳降、冬泳、救援等技能。
    当余承彦的原野户外运动俱乐部开张后,他便兴致勃勃地张罗着组织第一次自行车骑行活动。由于当时人们对户外运动缺乏了解,虽然四处招兵买马,但仅有6人参加。尽管这次活动参与的人不多,但毕竟让户外运动在梁平迈出了第一步,也让他看到了希望。
    从那开始,一到周末不管人多人少,他都坚持带领大家外出骑车、登山、徒步、露营,还把自己掌握的防火、防蛇虫、狭路通过等户外运动知识实地传授给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余承彦和他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在当地开始小有名气,参加户外活动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真正让更多人认识余承彦是因为2008年的汶川地震。地震发生两个小时后,他就扛起自行车,乘车连夜去灾区救灾。在汶川地震灾区,余承彦利用他掌握的户外知识,主动担任起临时向导,帮助部队和群众选择路线、引路、救急的工作。
    参与抢险救灾的经历,让余承彦意识到户外运动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在灾难来临时还可以起到挽救生命,抗击风险的作用。从灾区回来后,他主动联手重庆主城的志愿者,发起成立重庆第一个民间救援组织——重庆救援联盟。为了掌握更多的救援技能,余承彦不仅专门学习了绳降技术,还自己掏钱买了两套绳降设备。后来,在2009年万州潭獐峡特大山难、2013雅安地震的救灾中,余承彦和志愿者们第一时间赶到灾难现场,丰富的户外运动技能为他搜救遇险群众立下汗马功劳。
   当余承彦成为梁平县自行车协会主席后,就更忙了,除了协会的工作,县体育局也经常找到他,组队参加铁人三项比赛、公开水域游泳、新年登山大赛、马拉松等体育比赛的任务都落到了他的身上,就连县里组织冬泳活动他也接了下来。“他从来都是只接任务,不谈条件。”这是县体育局局长张幸玮对余承彦的评价。
    从户外运动空白地,到如今的枝繁叶茂,作为梁平户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今天的成果让余承彦感到十分欣慰,他说:“我当初引进户外运动就没有想到图什么,因为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我觉得自己一定不能辜负这个称号。”

邓红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