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体育舞蹈协会实体化模式独树一帜
2012年12月,浙江省金华市体育舞蹈协会正式成立。掐指一算,成立至今也不过才一年多的时间。可是,在这一年多时间里,金华的体育舞蹈像一阵旋风,引领着金华全市的热舞风,也引来了全省各县市关注的目光。
目前,在金华市体育舞蹈协会下属机构的舞馆共97家,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市级体育舞蹈锦标赛,并且总能吸引许多其他地市的选手前来参赛,这让协会副秘书长韩锡康对比赛热度很自信:“近三年在金华办的比赛,都是2000多人来参加,最多则达到了2500人,有些地市达到1000人就属于突破大关了,可见我们在体育舞蹈方面的号召力有多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金华拥有热烈的舞蹈氛围,靠的还是脚踏实地的改革和创新。金华市体育舞蹈协会首先树立了为基层舞馆服务的理念,每年组织市体育舞蹈裁判、教师培训班,聘请全国资深老师授课。为了解决各舞蹈培训点教师缺乏、师资力量不高等难题,协会在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体育舞蹈班,自制了教学光盘分发给各个培训点。
韩锡康说:“师资力量不均衡,就很容易导致市场不稳定,舞馆与舞馆之间小摩擦增多。”为了稳定市场、提高管理能力,协会出台了《金华市体育舞蹈协会会员管理办法》、《金华市体育舞蹈协会绩效考核制度》和《金华市体育舞蹈培训基地星级评定标准》等规章制度,并形成了良好的效果。
尤其是《培训基地星级评定标准》,可以说它在全省的协会实体化模式中独树一帜。它对培训点的场地、参加考核学员人数、资格教师人数等制定了详细的评星标准。最强为五星,三星以下通称为体育舞蹈培训基地。然而最基本的标准也必须要有80平方米以上的教学场地,有两名以上二级体育舞蹈教师资格的教练员等严格的要求。评上星级的场地并非从此高枕无忧,为了保证舞蹈培训市场的长期稳定,一年以后根据申报场馆数还要再进行重新评定。去年,就有11家舞馆挂上了星级的招牌。
这可不是一个自娱自乐的项目,金华市体育舞蹈协会会长朱小明说:“虽然星级评定才实施一年,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市场,舞馆之间呈现了良性化的竞争,市场化动作不断提高,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正确的选择方向。”
韩锡康年逾花甲,可操作起电脑来却很熟练。不但建立了协会官方网站,还开设了协会的QQ群。这个QQ群不单是会员之间互相联络的平台,它更像是韩锡康大家长为舞馆排忧解难的“大本营”。哪个舞馆缺老师,大家长就帮忙协调;哪个舞馆刚刚起步,大家长就给他送去教学光盘。
除了每年要进行锦标赛,金华体育舞蹈协会的会员还可以享受众多福利。协会将比赛、培训收取的报名费用作为会员外出参观教学的基金、先进团体和个人的奖励,协会既不依靠政府也不依靠赞助,自己不留一分钱。朱小明说:“只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让市场形成良性循环,自身的造血功能不断提高,协会内部的凝聚力才会越来越强大,我们的体育舞蹈协会也就走在了传统的前面。”
(曹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