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中每周多一节体育课的“重大意义”

    教育部公布最新中小学基础课“微调”,“隔岸”的体育界一片欢欣鼓舞。
    都调什么了?——教育部长袁贵仁在会上宣布,小学、高中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
    中小学生一周多一节体育课能减少胖墩、豆芽菜,还是能减少近视眼、增强心肺功能,根本即杯水车薪;与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夺冠、拿牌就更有十万八千里之遥、属隔靴挠痒了,体育界有何可欢欣鼓舞的?一周40节课(还不算周末补课、早晚自习),增加一节体育课不是教育部张嘴一句话、抬手易如反掌的事吗?你别too simple,and naive了。
    非也,如此就大错特错了。
    一周多50分钟的体育,对身体、兴趣和生活模式早已定型的成年人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对身体处于青春期,对世界充满好奇、兴趣,爱好及生活模式都需引导的中小学生来说,每周多一节50分钟的体育课可能会带来的正面效应无论如何想象都不过分。
    如果增加的这节体育课是诸如体操(艺术体操)、拳击、摔跤、橄榄球、水球、跳水、体育舞蹈……等小众项目,它将给无数青少年打开一扇领略该项目特殊魅力的大门,很多天才青少年时第一次接触到舞蹈、绘画、钢琴、篮排足……就如痴如醉、并终成大事的故事太多了。但一旦错过黄金期,天才就泯灭了。几年前采访北京市高校运动会,普通组十项全能冠军是个上大学前从没接触过田径、只偶尔打过篮球的孩子,上体育课选修健美时被老师发现肌肉、力量不错,练了两年达到5000多分的水平。但他是个只抓住黄金期尾巴的反例。
    如果增加这节课是中小学生平时接触过的三大球、乒乓羽毛、游泳等普及项目,它可有更多时间来发现更多孩子的特长、巩固特长、培养更大兴趣、养成终身习惯……这与发现天才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刚看过一部迈克.道格拉斯和泽塔琼斯主演的电影“毒品网络”。在一个毒品价格越来越低、纯度越来越高、越来越无孔不入的时代,青少年参与体育是抵御“毒瘾”、“烟瘾”、“网瘾”……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最好方式。那个墨西哥警官为缉拿毒枭立下大功,问他希望得到什么奖赏,他说只想为社区的棒球场按上灯光,如此投身棒球的青少年就可远离毒品……。
    再说增加一节体育课不仅远非易如反掌,而且属难上加难。只是千呼万唤、始终难以突破那么多年之后,时代发展的潮流终于使之果熟蒂落。
    仅仅几个月前,北京中小学足球联赛新赛季启动,刚参与校园足球的教育部某处长代表几个月前刚被吸纳进中国足协高层的某司长与会。他当时提出的“宏伟目标”是“争取每周一节体育课专门给足球”,我问“若增加一节体育课都需要什么程序”时,他面露难色、曰不可曰……而那之前不久,有关校园足球的一个著名命题是,“教育部同志来了没有?”——央视主持人张斌主持一个重要的校园足球研讨会,忽然想起应有教育部人士参加,问“教育部同志来了没有”,无应答……
    校园足球无教育部门参与?那就不是不可曰,而是不可做、不可成。足球和体育在普及一端首先是教育乃天经地义,而增加,或减少一节体育课也绝非教育部某处长、司长,甚至部长“随便”做做加减法那般简单,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育方向、乃至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而从某处长“不可曰”,到教育部长“亲自”宣布“小学由每周3节体育课增加到4节,高中每周2节体育课增加到3节”,并强调“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短短时间内“飞跃”的背后实际上是教育方向和理念的巨大转变。
    至少在我看来,增加这一节体育课的意义完全超出50分钟的时间概念和只是“把足球搞上去”的“急功近利”,这是一个更深入的教育改革和“打造一个更健康民族”的信号和宣言书,与眼下暴风骤雨般的反腐、“打老虎”,新户籍制度改革,强调依法治国……等多管齐下的深化改革举措一起,一个前所未有的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蓝图已清晰可见。

(周继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