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段位制工作在全国正式开始实施

    筹备已久的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7段段位套段考试培训班,近日在武汉体育学院成功举办。共有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19名健身气功7段段位申报人员参加了为期3天的套段考试。本次培训班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培训班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健身气功段位制工作在全国正式开始实施。

完善法规建设 层次划分清晰

    健身气功段位制是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为加强骨干队伍建设,科学评定习练者技术理论水平,增强习练者荣誉感,提高健身气功运动水平而推出的技术等级制度。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共分3级9段。其中,1—3段为初级段位,侧重于申报者的技术习练水平;4—6段为中级段位,侧重于申报者的技术习练水平和理论水平;7—9段为高级段位,在强调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同时,侧重强调科研水平和对健身气功发展做出的贡献大小。此外,为适应中小学推广需要,还设立了段前级位;为鼓励管理干部、科研专家,设计了荣誉中段位和荣誉高段位。2014年至2016年,将先组织进行全国的初、中、高级段位的套段工作,2016年以后转入正常晋段阶段。
    自2010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便开始着手健身气功段位制办法的调研工作。2013年下半年,中心正式启动《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有关办法的起草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初稿,并发至全国各省区市健身气功管理部门和相关专家学者及高等院校的老师征求了意见。意见汇总后,对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
    今年3月,利用全国健身气功管理工作会议的机会,专门对《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试行)》和《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套改细则》进行了研讨,征求了全国各省区市健身气功主管部门负责人的意见。3月26日,正式向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行业体协、总局直属和共建体育院校等近50个单位,印发了《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试行)》、《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套改细则》和《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高段位套改申报工作的通知》。
    同时,为加强段位制的基础建设,中心还委托专业部门设计制作了专门的段位服装和徽饰,并与北京体育大学合作,以课题形式,组织研制《健身气功段位制考试大纲》,并着手《健身气功段位制》教材编写。

严格选拔 精心组织考核

    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各方面热烈响应。报名截止时,共有全国来自24个省区市、1家行业体协和6家总局直属和共建体育院校的152名健身气功工作者和爱好者,申报了健身气功高段位资格。对照《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试行)》和《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套段细则》规定的申报条件,中心对所有申报材料进行了反复核查,经严格遴选,确定了参加套段考试的人员。
    为了全面考核7段申报人员的技术理论水平,本次套段考试安排了功法技术考试、教学能力考试和理论考试等3方面内容。功法技术和教学能力考试由学员现场随机抽题,当场演练教学,当场评分考核。理论考核实行闭卷考试,包括健身气功基础理论、古典文献、功法技术、教学裁判和管理工作等方面内容。
    经过紧张有序的考核,套段学员全部通过了规定的考试科目。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套段考试既是对自身这些年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一次对照检查,发现不足,找准今后努力方向的契机。有的参考学员深有感触地说,考试要求严格,有压力,才有动力。如果能如愿评上7段,一定要珍惜国家赋予的荣誉,为健身气功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张征  朱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