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上海市百姓健身房科学健身手册》
全民健身日,申城首发《上海市百姓健身房科学健身手册》,这套针对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女性不同人群特点的健身手册,首批10万册将配送到全市96个百姓健身房, 将使健身更科学、更专业;为市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上又迈进了一步。
百姓健身房,是上海市体育局“十二五”期间推出的室内新型公共体育设施,已连续四年被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大多建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内,目标是五年中达到100个健身房。
从2011年首家百姓健身房落户宜川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起,截至2013年底,上海新建百姓健身房达96个,今年的目标是新建20处。截至7月底,开工在建11个,已完成6个。预计到2014年底,全市将建成116个百姓健身房,有望超额完成“十二五”任务。
走进百姓健身房,三、四百平方米面积,容纳30~40件健身器材和活动空地。由市、区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及所在镇(乡)、街道共同建设,在设计思想、器材配置、安全保障、开放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精心安排。向符合身体条件的市民开放,实行会员制管理,采用公益性低价收费。“无论是居住在周边的社区居民,还是在附近上班的市民,包括农民工,都可就近使用百姓健身房。”
此举出台,街道和社区建设百姓健身房的积极性很高。如嘉定新成路街道“365百姓健身房”就是众多健身房中的一个。365元年卡,平均每天只需花1元钱,就能在健身房里锻炼,进行体质监测,并接受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健身指导。正是价格的低廉和选址的便民性,百姓健身房受到了市民普遍欢迎;也因为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市民的力量素质急需提高,健身房对改善体质薄弱环节,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有着一定的成效。
但毕竟是新生事物,百姓健身房尚缺乏与中老年人健康相关的康复类、平衡类、恢复类健身器械,以及加强科学健身指导的体能测试类器械。而且从参与者的多元性、健身的科学性,还存在不足现象。
由市体育局监制、上海体育学院编制的《上海市百姓健身房科学健身手册》,从健身器械的使用方法、锻炼菜单,到运动前后的热身和放松,都一目了然。并配以图片演示展现,生动、直观、易懂,引导市民科学健身、提高体质。
标配器械包括有氧功能和力量功能,不同的健身器材有独特的使用方法。如同样是“准备活动与热身”,女性科学健身方法是,在开始正式运动前,要以动态伸展方法先行活动肢体,为随后有氧心肺功能训练和力量训练做准备,从而提高健身效率,保证运动的安全性,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方法包括前后摆腿、开合跳、深蹲前踢腿、弓步压肘、弓箭步走、上下行走、伸臂摇摆、脚尖行走等,通常以达到微微出汗的效果为宜。而老年的准备活动与热身方法包括走步抬膝、弓步转腰、蠕动拉伸、弓箭步走、伸臂摇摆、脚尖行走、前后摆腿、开合跳、深蹲前踢腿等。练习者须了解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科学参与健身运动。
未来,上海的全民健身将把科学检测和科学指导结合起来,给不同年龄段的人开“运动处方”,能让你练得明白 练得科学。
(平萍 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