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尖子的足球情——记校园草根足球队

    8月7日,北京市第31届百队杯初中组比赛在宣武体育场落下了帷幕。在冠军肆意欢庆的同时,几个蓝色身影,默默走出了体育场。他们脸上,写着些许遗憾,但更多的是满足与自豪。他们就是此次赛事的第四名皇家教场胡同竞技队的球员。四强之中,这支队伍是彻头彻尾的“草根”:不是足球传统校的学生,也不是国安梯队的队员,他们没有教练和领队,也没有固定的训练时间。这群无比热爱足球的孩子,除一人外,全部是北京四中初三一班的学生,中考后,自发组织首次报名参赛,并最终杀入四强。

禁不了的“打游击”

    地处北京黄金地段的四中初中部没有足球场地,起初,班里踢球的同学并不多。“初二刚开学时,班里只有三四个同学爱踢球,大部分都在打篮球,我们只能在操场边的一小块空地上练传球。”队员李林放回忆道,“渐渐一些同学尝试加入,踢球的人增加了,我们就开始用书包当球门踢比赛。到了初二下学期,班里的男生几乎都加入了踢球的行列。每天中午午休和放学后,我们都会在操场边踢比赛。”
    好景不长。出于安全考虑,校方禁止在校园里踢球。尽管如此,这群孩子没有放弃。上学时,他们利用学校里的每一块空地偷偷踢球,与老师“打游击”。他们被老师抓了无数次,被没收的球堆满了办公室的一角。足球被没收了,他们就四处搜集没人要的破篮球和排球来踢。假期,他们就相约来到北师大体育场踢球,不管是正式球员还是普通同学都积极前往。在一次次的比赛中,大家的球技也都有所提升,很多人由足球菜鸟变成了百队杯上的首发球员。球队主力中后卫李长宇无奈地说:“现在足协、媒体都在呼吁推广校园足球,足球也将纳入中考,真希望学校今后有所改变。”
    毕业前,这些小球员们为学校捐赠了一对球门,希望足球运动能在四中“合法”开展。
    然而组建球队参加比赛就没有平时吆喝同学们一块儿踢球那么简单了。比赛正值初三毕业的暑假,同学们大多有课外班和旅游安排。“同学让我上比赛,家长让我上课,我真是两难!” 球队主力中后卫李长宇说。而这种情况在几个队员身上都有出现,但他们调课的调课,改行程的改行程,终于凑够11个人报了名。报名之后定制队服、印号、联系领队等琐碎事儿便压在了队长代立煊身上。有趣的是,他们还在队服上印上了“班长集团”,这是他们自己取的名字,搞的好像有企业赞助似的。

不可能的可能

    “我查找关于百队杯的信息,发现对手是国安梯队的。”门将黄雨达在队里的微信群说。由于是首次参加正式比赛,为了增加比赛经验,他们四处联系并进行了两场友谊赛。“原来我们只是自己跟自己比赛,这两次让我们更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队员冯哲说。
    友谊赛与小组赛第一场来了9、10个人,因为有几个人要出国,从第二场比赛开始就只有7个人没有替补了,原来的前锋充当了守门员。而第二场比赛对阵国安梯队,他们顶住了压力,以三场全胜小组第一的成绩出线。
    出线后的比赛不像小组赛每隔两天打一场,而是一天一场,这对队员们的体力是考验。第一场16进8虽然点球制胜,后卫于孟桐赛后仍然很是自责:“对不起大家,如果没有我那个乌龙球……”但得到的回应:“别自责,你是最棒的!”而8进4的那场比赛,因为分班考试两位同学必须参加,仅剩5个人!这意味着山穷水尽。队员们为此发生口角,出现两人要退赛的情况,而这时距离比赛不到12个小时!最后队长道歉,五个人上了球场,最终打赢了这一场看似必输的战役,晋级四强。
“开始列队的时候,看着他们与对方人数的悬殊,真的有种悲壮、背水一战的感觉。”拉拉队队员金毛毛回忆道。
    8月7日进行半决赛与决赛。“昨天比赛完我左脚踝一直肿。”“那你还上么?”“那肯定得上啊,松松鞋带呗。”前锋代立煊与黄雨达赛前讲出这段对话时,后卫于孟桐拖着腿上流脓的伤口赶来了。这伤口是小组赛擦伤的,前天的比赛又把结好的痂蹭掉了。
    中午12点,球员们顶着烈日开始了比赛。面对本届冠军队他们没有退缩,顽强战至点球决胜。当他们痛失决赛机会走出球场时才发现,李纲为的脚已经被磨的鲜血直流……
    谁也没想到这支差不多由一个班组成的草根球队会走这么远。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他们把很多课余时间投入在足球上,学习成绩却没有受丝毫影响:全队11名队员,有六位同学中考成绩都达到550分以上,几乎所有队员都考入了重点高中。
北京四中2014年中考裸分状元于孟桐说:“踢球会影响学习,这是很多家长的一个误区。只要合理安排踢球与学习的时间,既重视学习又不放弃踢球,成绩球技双丰收并不是什么难事。我之所以两方面都做得不错,就是因为我把别人玩电脑的时间用到了踢球上。”

足球会成终身所爱

    比赛时,看台上总有一群固定的观众,那是由同学及家长组成的拉拉队,虽然并不太懂足球,有的家长甚至还曾强烈反对孩子踢球,但如今变成了支持者,向单位请假,每场比赛都前来为孩子加油鼓劲。
    拉拉队中有个特别的人,她并非四中的学生,而是来自北师大实验中学的金毛毛,她与球队中很多队员相识。比赛前,她尽己所能为首次参赛的这支球队提供比赛信息,并联系组织了与实验风林队的友谊赛。这是金毛毛第一次观看比赛。此后百队杯每一场比赛,她都会去加油助威。“原来她是个球盲,但现在已经了解了不少足球方面的知识,竟然每逢足球比赛都坐到电视机前,她已深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金毛毛的父亲说。
    “说真的,我承认开始是去看帅哥的!而现在是真喜欢上了足球,它教会了我们团结、坚强、担当等等很多东西,足球会成为我的终身所爱。”金毛毛说。
    也许这个夏天之后,这支队伍就散了,但他们对足球的爱,永不会散……

(黄雨达 金毛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