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社体指导员布达拉宫下的运动之“花”

    虽然已到夏日,但拉萨的早晚都很清凉,即使中午气温也不过30摄氏度。天晴的日子,布达拉宫后面的宗角禄康公园里,晨练的人们为这高原古城增添了勃勃生机,他们犹如格桑花一样装点着布达拉宫。洛桑卓玛说:“政府为我们修建了很多活动场所,我每天早晨要活动两个半小时,练习太极拳、太极剑、健身操、广播操和秧歌舞等。”

播种健身理念

    1958年,当时16岁的洛桑卓玛被部队选中送到四川进行集中训练,1959年她作为田径运动员参加了解放军第二届体育运动会。之后做过运动员、领队教练、体育部门行政工作人员,退休后担任日常健身指导,她的生活始终和体育紧密相连,这是她的选择也是她的兴趣。退休前她是西藏体委副主任,退休后她是拉萨群众健身的积极传播者。她说:“有的人和体育打了半辈子的交道,到退休了就想歇歇,干点其他的事情。可是我十分热爱体育,体育造就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知道体育能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所以退休后我想把健身理念传递给生活在拉萨的每个人。”
    2000年洛桑卓玛办理了退休,闲下来的她在家实在待不住,就去布达拉宫转转,那时在布达拉宫的西北角有五、六个人在打24式太极拳,她看到后一下子心动了:不如跟他们一起练。
    开始后没多久她就受到了阻碍,原来在藏族的传统观念中,妇女舞刀弄剑是不被允许的,更何况是在布达拉宫前习练。那时拉萨的健身项目不多,也没什么人锻炼,他们几个人在布达拉宫广场练太极受到了很多人的不解和非议,甚至有人说他们是神经病。洛桑卓玛说:“还有人给我们起外号笑话我们,但我们仍然坚持锻炼。”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洛桑卓玛和其他太极爱好者冲破重重阻力,转变陈旧观念,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团结了一批太极习练者、爱好者以及周围群众。

健身指导结硕果

    如今在布达拉宫后面的宗角禄康公园,数百位汉族和藏族的健身爱好者跟平时一样在进行晨练,宗角禄康公园是拉萨市最大的群众晨练点。洛桑卓玛带领的队伍是公园晨练点众多队伍中的一支,人员也由最初的几人发展到了现在正式成员两百余人,早上晨练通常能达到300多人。
    洛桑卓玛晨练队伍里的人都是从拉萨各个地方来的,有的人家离布达拉宫非常远,但每天仍坚持来练习,聚在一起不分彼此,亲如一家有说有笑,这是最让洛桑卓玛感动的,她认为这就是体育的力量。洛桑卓玛说:“体育能带来好心情,更能带来好身体,我们晨练点上许多人都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锻炼后情况都好了不少,现在喜欢锻炼的人越来越多。”周围看他们锻炼的人常竖大拇指夸他们了不起,这跟十几年前遭到的冷遇简直是天壤之别。
    洛桑卓玛参加过多次社体指导员培训,2008年获得了一级社体指导员资格,去年又获得国家级社体指导员资格。现今洛桑卓玛是在她带领的队伍里唯一的国家级社体指导员,她的队伍里还有12个一级社体指导员,每个人都掌握了多套健身项目动作,随着每年培训的举办他们也更新着健身项目。上午8点到10点,周一到周日,洛桑卓玛制定了练习项目表,每天进行不同内容的健身练习。如今,洛桑卓玛的习练队伍不断壮大,已成为宗角禄康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李金霞)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