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开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虚拟测试系统

    足不出户,在家里就能自己进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以下简称《锻炼标准》)的测试,并且还能获得相关证书。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对于北京市民来说,却将成为可能。据了解,在北京市年底即将推出的北京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上,将专门开辟针对《锻炼标准》的虚拟测试系统,广大北京市民可直接在网络上实现自我测试和评价,足不出户便能了解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并得到健身方面的建议和指导。
    近日,这项便民惠民的虚拟测试系统展开了最后一轮的内测工作,记者也有幸提前感受了一把。与现场测试一样,只要登录相关网页,输入受测者的姓名、年龄和性别,系统就能自动进行组别划分。在页面上记者看到,不仅显示有受测者的个人信息,还会有针对不同年龄组的“测试禁忌”提醒,并且详细列出了五类测试项目的必测、选测内容以及各自成绩的有效范围。随后,受测者只需在五类测试项目中各选一项进行自测,并将完成后的成绩录入系统,软件就会自动生成《锻炼标准评定报告》,显示对受测者身体素质的综合评分、评级以及相关评价和健身指导。此外,受测者还能在网上获得一张自己专属的虚拟测试证书。
    对此,北京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张朝晖表示,开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虚拟测试系统主要是为了拓宽服务渠道,更好地实现为民便民惠民。张朝晖说:“在一线做群体工作的人都了解,真正做一次测试其实并不简单,需要确定时间、确定场地、确定测试人员等等,然后再通知大家在某天的某个时间到哪里去进行测试,在测试的人数和范围上也会有局限。”
    张朝晖表示,此次开发《锻炼标准》虚拟测试系统正是北京市体育局对这种局限的一种突破和创新,“其实测试所需的器材非常简单,像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在家就能做的,3000米走、立定跳远通过手表、卷尺就能实现,乒乓球拍、网球这些也都是比较常见的体育器械。老百姓完全可以在家里,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身体状况来自行安排测试。”
    并且,在这个虚拟测试系统中,北京市体育局还将放上专门制作的18分钟的《锻炼标准》实施推广教学视频,老百姓只需简单学习,就可以掌握测试流程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不过张朝晖也坦言,相较于拥有专业人员、专业器械的现场测试,虚拟测试的确在准确度和权威度上有一定欠缺,但他也表示:“全民健身不同于竞技体育,不需要精确到毫秒、毫米,只要数据真实,就能提供一个科学参考和指导方向。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覆盖范围,为提升市民身体素质提供更多更好更科学更便捷的服务。”

(卢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