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踢球和不读书间“痛苦挣扎”难决定

    一个孩子只读书不踢(打)球会成什么?——“傻子(球盲、东亚病夫)”。
    一个孩子只踢球不(少)读书会成什么?——“傻子(文盲、没文化)”。
    中国足球(还有三大球及其他项目?)就一直在这种“不踢球和不读书”间“痛苦挣扎”。
    曾写过几个与运动员读书相关的故事,一直有种深深的遗憾挥之不去,如果……
    一个是21岁、身高2.05米的江苏大学国际贸易系学生赵一都,他13岁才练排球,入选过国少、国青,摸高达3.58米(全国前5)。但两年前他没继续打专业队,而是选择去上大学。他说这是他、及他父母深思熟虑的决定。“外面的世界(比专业队枯燥的生活)更精彩,可以学更多东西,认识更多人……”
    另一个是今年足协杯爆冷打入第三轮的业余队苏州锦富主力中场孙鸿,他曾与刘健、姜宁一起踢过青岛中能预备队,20岁落选一队后选择就读苏州大学法律系,在校期间踢大超、毕业后踢业余联赛。他感觉读了几年大学比踢球那会更理解足球了、比那会踢得更好了。
    第三个是烟台中学生短跑运动员王丽,几年前山东省运动会100米跑出11秒59,比南京青奥会女子100米冠军11秒65好得多。因厌倦常年“枯燥的”田径训练,高中毕业坚决不再干“专业”,而选择了读中国科大,毕业后在银行做着“默默无闻”的工作……
    我的“如果”是——
    如果中国大学的排球、田径训练、比赛水平更高些,赵一都、王丽既能学到更多东西、认识更多人,接触到更精彩的世界,同时又能提高运动能力、比赛水平,他俩完全可能成为中国男排和中国女子短跑最优秀的人才;如果刘健、姜宁也能有机会像孙鸿那样提高对足球的理解,踢得更上一层楼,他俩可能在国家队有更好的表现,如果各级国足队员都能多读书、在整体素质上有全面的提高……?
    这不是三个彼此没联系的个例,亦非我个人闭门造车式的“如果”,这既事关中国教育、中国体育宏观的顶层设计,又事关很多项目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为什么有13亿“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国少“只有42个人可选”?其实也不难找到答案,先是有太多孩子只读书不踢球,如此就是再有天赋也无显露机会;再有一部分孩子好不容易崭露出非凡天赋,却因想既读书又踢球、但没有这种条件而选择了只读书,最后就只剩下为数不多未必不想读书、但因某种原因早早被“淘汰”、而只能踢球不读书、且未必有天赋的孩子了。
    既非有天赋,又只踢球、不读书,能踢好球吗?答案是否早在问题里了?
    剩下的只是更细节的问题。不是这几年校园足球开展的不错、足球人口已有大幅度增加了吗?但以目前中考、高考科目设立之繁琐,给中小学学生带来负担之沉重,一周只增加一节体育课,只以校园足球的踢球时间、训练强度,想给参加亚洲、世界大赛的国少、国青提供人才,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所以国少、国青还只能在那些为数不多、基本从小只踢球、不读书的孩子中选,再加上教育、体育部门统计不统一,教练仓促上阵,最后只能从51、42个人中选拔就不奇怪了。
    据相关人士透露,韩国足协现已在着手组队两年后的U16了。但是否还有韩国中考、高考根本就没有恶性竞争,青少年一开始就没必要在“不踢球和不读书”之间挣扎,他们一开始就可少读书(中国孩子太没必要“窝里斗”般死啃那么多书本、重复做那么题)多踢球,更多孩子有更多时间踢球,就更容易发现天才?韩国出了个“巴萨韩国小梅西”、亚少赛半决赛7比1狂胜叙利亚完全不是偶然的?
    也许,中考、高考更深入的改革,中小学生每周增加更多体育课,让未来高水平的大中小学生运动员可直接入选国家队、在世界大赛上展示天赋、风采尚需时日,仍任重而道远,但却必须是坚定不移的方向。
    只要找对方向,只争朝夕,而非盲人摸象般四处乱摸瞎碰,理想就不再是水中望月。也像传说中的春晚,“好饭不怕等”。

(周继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