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沙漠”吹来校足清风 浙江持续发展

    虽然是经济大省、体育大省,但浙江省从来都不是“足球大省”,即便拥有一支中超球队杭州绿城,但因为缺少足球传统、足球底蕴,浙江省还是一度被戏称为“足球沙漠”……可浙江省并不甘于一直带着这样不雅的“帽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就为这里吹来了一缕足球的清风。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是在2009年启动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我们在同一年就打定主意要从青少年体育、校园足球入手,打造我们省的体育名片、体育品牌。” 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省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应祖明对记者说。
    2009年杭州被列为“国家级校园足球布局城市”之后,浙江省积极开展了省级校园足球的布点工作,截至2013年,浙江省下辖的11个城市已经全部进入了校园足球的序列,实现了校园足球省级全覆盖,定点学校数525所,惠及学生20万人。
    浙江省校园足球的有效推进、快速开展,最大的成功经验就在于体育、教育部门的积极有效配合。据记者了解,校园足球活动在浙江省启动之初就得到了体育、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其后双方本着“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携手为浙江省校园足球工作保驾护航。
    在浙江省每次有关校园足球的会议、活动上,从省一级到市一级甚至区县一级,都是体育、教育两家领导共同出席、参加,体育、教育合作发展校园足球在浙江已经形成了常态,并有了一些经验。11月26日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了校园足球活动要重点做好体教结合工作,对于浙江省来说,这项工作早已做到了前面。
    浙江省校园足球活动体教结合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四级半联赛”的开展:浙江大学生联赛之前一直是由教育系统主抓,但随着校园足球活动启动,中学联赛有迫切的和大学衔接的需求,如今浙江省大学联赛也已经纳入了联赛体系,从而实现了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四级联赛体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足球从娃娃抓起”,浙江省体育部门还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43所幼儿园进行了试点,开展相关足球活动,也开展了“半级”联赛。据统计,浙江省去年全年共完成校内足球比赛11973场,校际足球比赛5027场,省决赛535场,共计17535场。截止2014年10月14日,浙江省校园足球注册运动员和教练员9333人,预计注册人数可达1.2万人。
    校园足球的“战场”在学校,没有教育部门的支持,体育部门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终究只是无源之水;校园足球的“内容”是足球,没有体育系统的之称,教育部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也只能流于形式。只有双方共同发力,才有可能将这项事关青少年体质、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中国足球基础搭建的大事做好。
    对于下一步浙江省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浙江省也有自己的思路:首先继续做好条件保障工作,比如扩大体育教师、足球教师的规模;其次是稳定校园足球经费的来源渠道;第三做好政策保障,在招生政策等方面制定更多有利于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优惠;同时做好校园足球联赛、后备体系培养、加强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积极探索,为浙江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