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制作者刘宾 “命中注定”的风筝人

    刘宾从小就看爷爷做风筝,儿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帮着爷爷在天安门广场放飞100多米长的龙形风筝。十来岁的时候,刘宾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风筝。刘宾说自己是每天看爷爷做看会的,并没有正规的学过。上大学的时候,在爷爷的授意下,刘宾选择了美术专业,学习国画和平面设计。大学毕业,不想被束缚的刘宾上了半年班之后决定“自起炉灶”,于是他接过了爷爷的班,在距离北京什刹海不远的地方开了家风筝店,爷爷为其取名“三石斋”。   
    “现在全家就我一个人在做风筝。”刘宾的故事里透着与风筝那份“命中注定”的缘分。   
    专业的美术功底给了刘宾在设计风筝时很多自信与灵感,刘宾还遗传了身为木匠的父亲的手巧,这让他做起风筝骨架来得心应手。当年爷爷做买卖的宝贵经验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刘宾,再加上刘宾本是个内向的人,踏实稳重的性格是做好风筝的关键。这环环相扣,让刘宾把“三石斋”经营得有声有色。“现在做风筝的人越来越少,风筝这个行业慢慢没落了。我要创造自己的品牌,有爷爷的前期铺垫,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刘宾很感慨。
    现在风筝店的顾客里90%都是外宾。刘宾说,因为外宾对中国民间文化很感兴趣,他们通常会购买价值100到300美元之间的风筝。而国人很少买。刘宾觉得这是受购买观念的影响,大家可以花两三百元吃饭,但是花同等价钱买风筝就受不了,认为风筝也就卖个十几元。他说:“国内风筝市场是两个极端,真正喜欢玩风筝的人会买几千、甚至上万元的好风筝,一般人就买个便宜的风筝带着孩子玩。”   
    刘宾还开发了展览、展示、教学等内容,每年风筝店都会接待几千人次外宾来学习制作风筝。北京奥运会期间,刘宾就接待了荷兰王储一行。一些外企等公司选择通过让员工共同合作制作风筝这一方式进行团队建设。此外,刘宾每周还会去西城区的学校教学生们制作风筝,他还时常参加街道组织的活动去教老年人做风筝。
    “爷爷说,字如其人,做风筝也是这样。做风筝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组成了最终的成品。风筝是有生命力的,它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你的态度。你认真对待它,它才会‘听话’。”刘宾始终记着爷爷的话。   
    风筝店里挂着的一个用青花瓷图案表现芭蕾主题的风筝很打眼。这是个应客户要求制作的手绘风筝。刘宾从搜集有关芭蕾舞的信息开始,风筝图案设计修改了100多遍,定稿后每天画8个小时,画了一个月,从早到晚,除了吃饭一直坐在那里画,所以“坐得住、不急躁”是很重要的风筝艺人品质。刘宾说自己是风筝艺人,也是商人。原本他是个内向到不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人,而现在他已经适应了角色转换,并且游刃有余。   
    现如今刘宾已经摸索出了自己品牌的发展方向。在老一辈手绘制图的基础上,刘宾还创新了电脑制图方式,将风筝制作产业化。同时他还不断尝试新的风筝材料、颜色等,他已经成功使用真丝打印风筝图案,其间所需的胶水配制、粘纸方法等都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首先要研发,然后将研发的技术转化为产品,卖产品挣的钱再投资研发,进行可持续发展。我希望能让产品更多元化。”下一步刘宾已经瞄准了3D打印机。   
    “风筝行业在慢慢没落,目前北京像我这样30多岁的就两三个人还在做,以此为业的就我一人。50岁以上还有一批人,但是基本就是玩风筝。这个行业很费劲,还不挣钱。”刘宾的风筝店每年盈利十来万,用他的话说“够吃饭,够养活一些人,但不是挣钱的行业” 。   
    刘宾的风筝店是前店后厂。他的工厂是爷爷打的底,工人也是爷爷培养的。刘宾说,原来是一个村的人做风筝,现在自己手底下加工的工人只有五六个。为了留住工人,他只能不停让他们画。现在刘宾已经压了十几万的风筝了,挣的钱用以维持,这是他的困境。
    “这是个很濒危的行业。我只能保证在我这别断了,但也很难说。”刘宾没有徒弟,因为没人想学。“做风筝需要特别热爱这个行业,要会绘画,还要会做架,很少有全才。”尽管困难重重,刘宾还是一直在尽心尽力、排除万难发展自己的风筝事业,他希望未来五年提升风筝店的档次,扩大规模,将风筝传承下去。

(李雪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