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将“菜单式”培训送进社区

    通过微信平台就能播放健身协会最新创编的成套作品,同时老百姓还可以通过最直观的“菜单”方式“定制”免费的专属于自己社区的健身操舞培训内容……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在北京市东城区却已成为现实。

政府购买服务  为百姓配送健身培训

    在东城区北新桥街道门楼社区,居民们手中的一张“快乐健身直通车——健身操舞项目公益培训进社区”个性化培训菜单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菜单不过6页,内容却异常丰富——培训类别、课程项目、课程简介、难易程度、运动强度、课程次数……分门别类,异常清晰。
    比如打头的一个时尚健身操《小苹果》,课程简介中就写道:“音乐动感时尚、动作编排风趣欢快,全套动作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强。”难易程度打了两颗星,但强度却高达四颗星。居民们指着“菜单”告诉记者:“这就说明这套健身操舞,虽然简单易学,但是运动强度比较大,我们这里中老年人比较多,如果选择这套作为培训内容,就需要非常慎重了。”已经有半年多“定制”经验的社区居民们显然对这份“菜单”非常了解。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局副局长张庆春告诉记者,从2014年1月开始,东城区体育局开始率先尝试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辖区内的老百姓配送公益性的健身培训。“我们最初定了三个项目,健身操舞、太极拳和健身气功。这三个项目又各具特点,具体到健身操舞项目来说,就是采用‘菜单式’的服务方式,根据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安排培训内容,然后按照科学指导、就近就便的原则,把健身培训送到街道、社区,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送培进社区  两轮培训近5000人

    说起“送培进社区”的初衷,北京市东城区健身操舞协会秘书长刚毅感慨颇多。据她介绍,最初东城区的健身操舞公益培训也是固定在辖区内的三个场馆里进行,“但在实际培训中我们发现,一是人员惠及面没有那么广,而且对很多住得较远的居民来说,还是会不方便。”
    于是出于便民和惠民的考虑,东城区决定在骨干固定培训的基础上,将健身操舞培训送进街道和社区。而让张庆春和刚毅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送”就送出了热情。原本只计划在东城区第二届“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广场健身操舞大赛期间,安排36次进社区培训。后来由于群众需求太高,从2014年7月开始,协会在区体育局的支持下,加大了培训力度,第一轮组织了10余名教师,深入到参赛的42支队伍所在社区进行培训。随后又在2014年8月展开了第二轮培训,进入了38个社区,培训了两个月,总培训近5000人次。
    刚毅说:“最让我们感动的是,第一轮进社区培训,可能还是以协会主动联系居多,但是随着培训的逐步深入,从第二轮培训开始,已经发展为社区主动与协会取得联系,协调培训时间和培训场地,并提出加大培训力度、培训次数等要求。”

“按需点菜”  培训惠民受肯定

    不仅如此,在“送培”基础上,为了让培训更具针对性,东城区更推出了“菜单式”服务。在这张特殊的“菜单”中,记者看到,不仅有四星强度的《小苹果》,还有一星、二星强度的《颈椎腰椎保健操》、民族健身舞《情歌》等。选择的类别和余地非常大。
    对此,刚毅表示,为了让“菜单”能够更好地满足辖区内各个社区、人群和不同年龄段健身爱好者的需求,协会在区体育局的指导下,经过多次调研,最后精选出了十个优秀项目。“其中既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健身秧歌、民族健身舞、广场舞,也有不那么激烈的、更适合老年人习练的保健健身操、健身形体练习等,还有糅合了古典舞的基本步法、手位等元素的古典健身舞,并且我们还会随时更新,就是希望真正做到让居民‘按需点菜’。”
    张庆春也表示,作为东城区体育局“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送培进社区”活动在2015年还将继续推出,项目也会更加扩大化。“我们会更广泛地听取居民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希望通过这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购买公益培训的方式,提升辖区居民健身的科学化水平,创造更加便民的健身环境,让体育真正惠及辖区内的每一个百姓。”

卢苇  蔡淑婷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