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峰谈校园足球:增加一节体育课之后

    “校园足球”还是那个“校园足球”,但其特色正在由“体育”向“教育”转变,由体育部门主导转变为教育部门主导。
    2014年7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亲自宣布,初中、小学每周将增加一节体育课,足球特色校将把这一节课设为足球课。体育部门、体育媒体呼吁“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踢球(体育)时间”已久,但最终还是要靠教育部门的决断才能得以落实。
    2015年2月11日上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召集相关六部委讨论校园足球。下午,全国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卫司司长王登峰召开通气会,介绍了相关情况。据悉,“小巨人”姚明还在会前提出了他的看法和建议。谈及“增加一节体育课”后的情况,王登峰介绍说,“减掉一节课为体育课让路不是问题,因为这些年一直在提‘减负’,把本来给一些主科‘加的负’减下一节课也是顺势而为。但体育老师是个巨大缺口,配套仍需时日。”为此,教育部也提出了2015年培训6000名体育教师,邀请120名世界高水平教练来华参与培训的计划。
    王登峰把“增加一节体育课”后中小学体育课状况形容为“三个世界”,“第一世界”为场地、师资条件都很好的学校,如北京十一中学那样,有23项体育特色教学及基本体育技能教学;“第二世界”是场地、师资条件稍差者,争取每个学校至少有一个项目的特色;“第三世界”是各方面条件都很差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语文老师代课也要上好体育课”,因陋就简、逐步发展。
    比之更注重出球星的“体育特色”的校园足球,“教育特色”的校园足球显然更重视综合素质,王登峰把这种不同比喻为“圈养”和“散养”,“把校园足球植根于2亿多中小学生中,这是全世界任何其它地方都没有的‘财富’。校园足球的最终目标不是出几个球星,而是一大批有体育特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全面人才。”
    为此,教育部在设置和批准一年内6000所、2017年达到2万所足球特色校时,还充分考虑了小学、初中、高中的衔接,从长线抓起,避免人才的夭折、浪费。
    “从增加的一节体育课”抓起的校园足球,正在夯实一个越来越坚固的地基。

周继明  曾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