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七台河青少年的“冬奥冠军梦”

    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出发到七台河,大约五百多公里的路程,就会到达这座曾经因煤而生的城市。但是,如果你认为七台河只有煤业资源那就错了,现在的七台河还有一个“冬奥冠军之乡”的称号——走出了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李红爽等9名冬奥或世界冠军;连续三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还曾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奥运人才输送奖”、“国家冬季项目后备人才贡献单位”、“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等殊荣;并多次获得国家和黑龙江省“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奖”。
    对于七台河来说,开展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是为培养后备人才打牢基础的根本。七台河市体育局局长陈岩介绍,七台河市多年以来,积极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冰雪运动,累计组织10万余人次的中小学生上冰雪。同时,市政府十分重视该活动的开展,累计下拨财政资金500万元用于资助市区中小学校浇筑室外冰场,有效地推动了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的开展。同时,自2013年开始市政府将速滑项目纳入了中考,还连续十八年举办了中小学生速滑赛,累计参赛队伍400余支,参赛人数达5000余人次。
    当拥有了广泛的基础人才后,选材就是随之而来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为了构建起“基点、特色校—业训班—重点班—省冰雪分校—省队—国家队”的金字塔形选材输送模式,七台河创新工作思路,提出在全市小学校中选择10所创建短道速滑特色学校的思路,以解决短道速滑选材难题。从2000年4月起,七台河正式设立短道速滑重点班和业训班,分驻在哈尔滨市和七台河市两地训练。同时,为了改善驻哈尔滨重点班训练孩子们的生活硬件水平,七台河市体育局先后购置了7所总面积约600余平方米、可供70余名运动员食宿的基地用房,设有运动员宿舍、学习室、餐厅、淋浴室和服务人员寝室等。
    在位于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冰上训练基地里,马庆忠教练正带着重点班的孩子们进行陆上训练,这些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服装,衣服上“七台河”三个字,似乎在告诉着别人他们来自距这里五百多公里以外的另一座城市。训练间隙记者询问这些孩子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一个小姑娘怯生生地说:“我希望成为像杨扬、王濛一样的奥运冠军。”
    如果给现在的七台河印一张名片,在抬头上除了煤业这个称谓以外,更多了“冬奥冠军之乡”的称号。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冬奥冠军从七台河走出来,而那个小姑娘的愿望,也许真的会实现。

(王灿)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