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之畔春潮涌上海全民健身打造升级版

    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上海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构建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上海“十二五”时期体育民生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是民生、体育是精神、体育是文化”的发展理念下,努力破解难题,在场地设施建设,市民健身权益保障,形成健身网络上,让更多市民接受“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上海体育交出一份令人信服的答卷……

“上天入地”与“见缝插针”

    自鲁迅公园改建后,家住附近的李国伟每天都要到园内的健身步道走一走。蜿蜒的塑胶健身步道,沿着湖边小径,幽雅恬静。每隔50米、100米,道旁竖有迷你提示牌,写着卡路里消耗量。这条430米的塑胶健身步道,是遍布全市264条百姓健身步道中的一条。年近花甲的他说,走在健身步道,可以学到很多健身知识。李大叔高兴地说:“就近锻炼,方便又实惠。”
    一座城市的体育是否发达,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场馆建设如何。站在关注民生的高度,上海“十二五”推进全民健身“实事工程”,大力建设市民身边的健身场所。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来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上海地少人多,寸土寸金,能用于规划建设体育用地的土地稀缺;尤其是在中心城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各区县体育部门想方设法,动足脑筋。利用废弃的厂房、改建仓库、屋顶平台、挖掘“边角料”、地下室改建……一切可利用的空间都用于体育设施建设。
    有“袖珍”区之称的静安区,商务楼宇多,白领职工多,健身场地匮乏。横向改造难,就纵向扩容。区体育局与楼宇合作,继凯迪克大厦空中运动场后,又在恒安大厦等建起了屋顶网球场、羽毛球场,解决了人们健身难题。而江宁路街道的百姓健身房,就利用了当年的防空洞,“入地”放置了乒乓球台、跑步机等。延安中学的屋顶乒乓球房和市西中学的地下篮球馆,则成为学生健身新场所,无一不是“见缝插针”盘出的场地。

“挖掘潜力”与“盘活存量”

    浦东新区金桥社区的百姓游泳池,夏季开放室内泳池,冬季变身羽毛球场地。原来池底设计独具匠心,通过横向分布泳池深浅,过渡地方设有围栏绳和警戒标志。一旦泳季过去,池水放空后铺上塑胶层,就有了高低平坦的独立场地,错落划分出9块羽毛球场地。去年一个秋冬就迎来了3000余社区居民。这个“一池两用”构想,有望在申城区县街道的公共体育设施中推广。
    学校体育场地敞开大门,一定程度缓解了市民健身难。去年,上海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的中小学共1277所,占学校总数的84.34%。所有具备硬件且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有98%向市民开放,其中徐汇、长宁等13个区县具备条件的学校实现了100%开放。
    “挖掘潜力”,还需积极探索。体育管理部门与经营性体育场所尝试合作机制。黄浦区体育局通过购买服务和评估激励机制,鼓励体育企业在非繁忙时段向市民公益性开放。区域内已有10家一定规模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会所,为市民推出健身、游泳公益开放时段。到去年底,服务已逾8000人次。

“善用信息”与“强化服务”

    在普陀区延河中学,门卫处特别装了一块显示屏,此举为避免学校场地锻炼人数超负荷。每天晚上刷卡入场的健身者人数达到150人后,电子屏就会提示居民:“请就近前往其他开放的学校进行健身”。多了信息化管理,还有贴心的入场提示,居民们都表示理解。
    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上海也在打造智慧体育城市。通过体育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包括场地预订、健身指导、服务配送、体质监测、跟踪干预等个性化服务。静安区首推的运动静安APP,在微信平台上发布体育场馆开放信息,方便市民就近健身。
    无论是30分钟体育圈的建设,还是百姓健身系列的布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能方便地找到健身之地。截至2014年底,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超额完成市政府实事工程任务。全市已有社区健身苑点9432个、社区公共运动场355处886片场地、百姓健身步道264条、百姓健身房117个、百姓游泳池34个,以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33处、区级市民体质监测中心17个。体育服务市民、服务民生,已从规划的蓝图,变成了利民、惠民、便民实实在在的现实。

(平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