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爬油杆缓和矛盾润滑剂

    在光溜溜的树杆上涂抹猪油或清油往上爬,叫做“爬油杆”。每逢火把节,四川省的布拖、普格和昭觉等地,常会组织这样的比赛。而居住在云南楚雄州姚安县的彝族,在婚礼上也有爬油杆比赛,以突出婚礼的热闹喜庆气氛。

    爬油杆活动在民族民间形成,后来被列为民间体育项目,以爬上杆顶点燃鞭炮为胜。作为比赛的树杆一般高有10米左右。比赛开始后,小伙子们通常是蜂拥而上,但油杆太滑,许多人爬一截后又滑落下来。有些油杆为了增加难度还加了锅烟灰,使爬杆的人下来后留下满身满脸的油污黑迹,但大家依然十分开心自豪。

    现在,油杆上大多用清油,一般不用猪油、锅烟灰。一个人爬或几人团队合作,爬上去后用肩或臂托着上面的人,让队友借力。爬油杆时,周围总是聚集着许多彝族群众围观,其中有许多姑娘打着黄伞观看。这时,想赢取姑娘芳心的小伙子们就会想尽办法一展身手。

    据姚安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股的李学琪介绍,爬油杆目前在当地的太平镇、前场镇等地还有一定的传承,活动主要是在婚庆上进行,而且婚礼要有一定规模、档次的家庭才会举办这样的活动,此外就是在春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上也会举办,比如过去姚安县前场镇的新民村委会与牟定县的腊弯村委会在用地问题上有些争执,经过调解每年农历二月十五都会举行一个民族团结日活动,双方轮流做东举办。活动上就举行爬油杆比赛,每方派一至两名高手出阵较量,从1992年至今已经举办了24届。“现在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年轻人在外的多,会这个项目的人不多,参与的人渐渐减少了。”李学琪说。

(许珂)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